首页> 中文学位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6h】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与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前言

0.1 研究背景与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0.2.1 主要内容

0.2.2 研究方法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3.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3.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0.4 技术路线图

0.5 本文主要创新点

1 城乡一体化理论基础

1.1 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溯源

1.2 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与质疑

1.3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与本质

1.4 城乡一体化的动力机制

1.5 城乡一体化的实现模式

1.6 城乡一体化建立的原则

1.7 城乡一体化建立的意义

2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

2.1 潍坊城乡一体化的经济基础和制约因素分析

2.1.1 工农差距扩大

2.1.2 收入差距扩大

2.1.3 消费差距扩大

2.1.4 教育、医疗等方面差距的扩大

2.2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实证评价

2.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2.2.3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量化分析

3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透视——以农民工群体为例

3.1 农民工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状况逐步增强

3.1.1 劳动力市场不健全

3.1.2 生活成本较高,净收入较低

3.2 民主政治、社会事务参与度低

3.2.1 农民工城乡一体化参保率低

3.2.2 农民工就医看病难

3.2.3 农民工住房条件差

3.2.4 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3.3 居民权益一体化程度低

4 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对策

4.1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

4.1.1 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4.1.2 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

4.1.3 加大潍坊市财政支持

4.1.4 加强潍坊市金融政策支持

4.2 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4.3 加强潍坊市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4.3.1 完善潍坊市农民收入保障机制

4.3.2 建立潍坊市农民居住保障机制

4.3.3 完善各种社会保险

5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农业推广硕士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城乡差距、工农差距的存在和扩大,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体制原因,与我们早期选择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有直接关系。为了解决工业化的原始积累问题,在当时的条件下,只能从农业和农村提取,具体做法是工农业产品交换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我国的经济水平逐步过渡到工业返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发展阶段,城乡统筹发展提上工作日程。城乡差别、工农差别多年来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我国目前的阶段特征是,工促农、城带乡的特色发展。坚持城乡统筹、实现协调发展成为当今各界瞩目的焦点。城乡差距入手,在阐述产生城乡差距历史背景的基础上,主张通过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统筹城乡产业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达到城乡协调发展的目的。
   针对研究的问题,本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首先介绍文章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技术路线及本文主要创新点;紧接着对城乡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做以分析,主要从城乡一体化的思想渊源、提出与质疑、内涵与本质、动力机制、实现模式、建立原则和意义七个方面进行分析;接下来是潍坊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的评价,先是对经济基础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主要表现在工农差距扩大、收入差距扩大、消费差距扩大、教育、医疗等方面差距的扩大等方面,之后构建城乡一体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其实证评价;再接着本文选择以农民工群体例、运用问卷调查法透视潍坊市城乡一体化水平,表现为农民的就业、收入及消费状况逐步增强、民主政治、社会事务参与度低、居民权益一体化程度低;最后,依据研究成果给出潍坊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策,包括消除体制性和政策性障碍、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以及统筹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