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选择性石化现象
【6h】

中国英语学习者道歉言语行为的选择性石化现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List of Tables

List of Figures

List of Abbreviations

目录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Theoretical Background of this Research

1.2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1.3 Organization of this Study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

2.1 Interlanguage Pragmatics

2.2 Apology

2.3 Selective Fossilization

Chapter 3 Research Design

3.1 Research Questions

3.2 Research Instruments

3.3 Participants

3.4 Data Collection and Procedure

3.5 Data Analysis Framework

Chapter 4 Data Analysis and Results

4.1 Apology Strategies

4.2 L1 Variability and L2 Input

4.3 Discuss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5.1 Major Findings

5.2 Implications

5.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Studies

参考文献

Appendix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作为二语习得中的普遍现象和显著特征,石化现象长期以来得到了广泛关注,关于石化现象成因和石化发生过程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果。然而,目前关于石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义、语音和句法方面,涉及语用层面石化现象的研究相对较少。此外,中介语语用学领域的研究主要从跨文化角度解释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语言产出的差异,通过比较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使用者的语言产出情况来探究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却忽略了对学习者内在学习过程的研究,对于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石化现象的研究更不多见。
  Han(2009)提出了中介语选择性石化假设,并建立了选择性石化分析模型,中介语选择性石化的产生取决于两个因素:一语标记性和二语输入稳定性。本文选取道歉言语行为,针对七种道歉策略在八种常见道歉情景中的使用情况,对不同英语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语用能力进行调查,并将结果与本族语者进行比较,进而依据Han(2009)建立的选择性石化分析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选择性石化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通过对三组不同英语学习水平的学习者道歉策略选择进行调查,本文发现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并没有完全随着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而接近本族语使用者的水平,而是发生了选择性石化现象。七种道歉策略中,承担责任、解释说明、采取弥补手段和加强道歉语气这四种策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石化现象,其他三种策略,即明确表示歉意、保证将克制自己和减轻冒犯程度,没有发生石化现象。然而,通过对七种道歉策略的一语标记性和二语输入稳定性进行分析,本文发现Han(2009)建立的选择性石化模型不能完全解释产生的选择性石化现象。通过深入探究选择性石化现象产生的原因,本文认为语用能力的选择性石化除了受一语标记性和二语输入稳定性两方面的因素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因素。据此,本文提出了教学过程中避免语用能力石化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