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岛及邻区基性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6h】

青岛及邻区基性脉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引言

0.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0.2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0.3研究内容及方法

0.4本文主要工作量

1区域地质背景

1.1 地形地貌

1.2区域地层概况

1.3区域构造背景

2岩相学特征

3闪斜煌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1岩石学特征

3.2稀土元素特征

3.3微量元素特征

4云斜煌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4.1岩石学特征

4.2稀土元素特征

4.3微量元素特征

5矿物化学

5.1角闪石

5.2黑云母

5.3绿泥石

5.4长石

6成因讨论

6.1构造环境

6.2地壳混染和源区性质

6.3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

6.4成因分析

7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青岛地区位于胶南构造带东北端与胶莱坳陷接合处,具特殊大地构造背景。通过该区广泛出露的基性脉岩(煌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物质来源和形成过程,对于研究该区地质演化历史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对采自该区典型的基性岩石样品采取了岩石切片和偏光显微分析、全岩化学分析、等离子体光谱分析、等离子质谱分析和电子探针分析等多种实验方法。结果表明,青岛及邻区基性脉岩主要分为两种,即闪斜煌岩和云斜煌岩,其中闪斜煌岩占多数。岩石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风化蚀变作用。
  角闪石和黑云母为本区基性脉岩(煌斑岩)的主要暗色斑晶,且均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蚀变,蚀变产物为绿泥石和磁铁矿;本区部分黑云母斑晶可见颜色环带,说明岩浆发生了快速结晶作用。本区的闪斜煌岩和云斜煌岩均为碱性系列岩石,其稀土元素分布总体上均呈右倾模式,重、轻稀土发生明显分馏,LREE富集,HREE相对亏损,且LREE分布变化大,而HREE相对平坦。没有明显的铕异常和铈异常。
  研究表明,本区基性脉岩(煌斑岩)主要为上地幔岩浆低程度部分熔融作用的产物,且成岩过程中存在以角闪石、黑云母和斜长石为主的分离结晶作用。形成于燕山晚期崂山阶段花岗质岩石侵位以后,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和岩浆侵位随拉张作用至上地幔,导致上地幔基性部分熔融并沿构造裂隙上升侵位,形成了广泛分布的煌斑岩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