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朝中后期中缅宗藩关系研究
【6h】

清朝中后期中缅宗藩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前 言

0.1研究意义及创新

0.2研究方法

0.3学术史回顾

1第一次英缅战争前的中缅关系

1.1 清朝中期以前中缅关系

1.1.1唐朝以前中缅关系

1.1.2唐宋元时期中缅关系

1.1.3明朝及清朝前期中缅关系

1.2 清朝中期中缅边疆冲突

1.2.1缅军对边境华人居民的侵扰

1.2.2缅方对云南土司的侵扰

1.2.3清政府对于中缅边境冲突的态度

1.3 清缅战争与《老官屯合约》

1.3.1清缅战争经过

1.3.2《老官屯和约》真实内容分析辩证

1.3.3清缅战争结果及影响

1.4 中缅宗藩关系的重建与发展

1.4.1战后二十年关于朝贡问题的交涉

1.4.2中缅宗藩关系的确立与发展

1.4.3对中方出使缅甸的史料考证

1.5 中缅边境的新气象

1.5.1中缅间正常贸易的恢复

1.5.2清政府对内附土司的安置情况

2 第一次英缅战争后的中缅关系

2.1 英国对缅甸的窥探与第一次、第二次英缅战争

2.1.1第一次英缅战争前的英缅关系

2.1.2英国入侵缅甸的原因

2.1.3第一次英缅战争

2.1.4第二次英缅战争

2.2 中缅宗藩关系的新发展

2.2.1道光年间缅甸的朝贡活动

2.2.2咸丰、同治年间缅甸的朝贡活动

2.2.3这一时期中缅宗藩关系的特点

2.3 第三次英缅战争及清政府对缅甸抗英斗争的态度

2.3.1战争爆发前的法缅关系和英缅关系

2.3.2第三次英缅战争

2.3.3清政府对缅甸抗英斗争的态度

2.4 中英关于缅甸问题的交涉与《中英缅甸条约》

2.4.1《中英缅甸条约》签署前的中英交涉

2.4.2《中英缅甸条约》签署后的中英交涉

3 清朝中后期中缅关系的特点

3.1 中缅宗藩关系与中朝、中越、中琉关系的比较研究

3.1.1清朝与朝鲜、越南、琉球宗藩关系简述

3.1.2清缅关系与清朝关系、清越关系、清琉关系之比较

3.2 对中缅特殊宗藩关系的分析

3.2.1清朝属国的ABC分类

3.2.2清朝放弃缅甸宗主权原因分析

3.2.3缅甸现代历史书否认清朝与缅甸宗藩关系的原因

3.2.4中缅宗藩关系终结对中国的影响

4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缅甸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连接云南和缅甸的南方丝绸之路成为双方最早联系的桥梁,公元94年汉和帝时中缅间的宗藩关系得以正式确立。魏晋南北朝由于中原战乱,缅甸的朝贡活动几乎断绝,直到唐朝太平盛世,缅甸才再次派出使团到中国朝贡,唐朝地理学家贾耽在《皇华四达记》中最早记载了内地通往缅甸的详细道路。公元11世纪中叶缅甸形成了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历史上被称作蒲甘政权,这一时期的缅甸与宋元两朝都保持了频繁的官方和民间联系。历经东吁和贡榜两个时期,缅甸的经济、宗教、文化都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与中国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1765到1769年间,清王朝与缅甸虽然发生了四年之久的战争,但是战后双方签订了影响深远的《老官屯和约》,正式确定了缅甸贡榜政权与清政府之间的朝贡关系,双方关系迈入了新的阶段,订立了缅甸十年一贡中华的制度,这一时期缅甸曾15次派使节来华向清政府朝贡,清政府也对缅王进行过册封。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大量华人涌入缅甸从事采矿、种植、商业等活动。然后好景不长,1824年英国发动第一次英缅战争,缅甸被迫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杨达波条约》,缅甸沦为半殖民地国家。随着第二次、第三次英缅战争的失败,1886年缅甸彻底沦为英国殖民地。围绕着缅甸主权,清政府与英国进行了多次交涉,曾纪泽、薛福成等外交官也据理力争,但是在来势汹汹的英国人面前清政府还是一如既往的选择了妥协。1886年《中英缅甸条约》签订,英国虽拥有缅甸主权,但缅甸仍必须按照旧制每十年向中国朝贡一次,1894、1897年清政府又分别与英国政府签订了《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和《中英续议缅甸条约》,中缅宗藩关系走到了尽头,中方丧失了一部分边界领土,被迫开放部分口岸,英国将殖民的黑手伸向了云南。1909年清政府在缅甸曼德勒设立领事馆,标志着中国对于英国占领缅甸既有事实的承认。
  本文主体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了第一次英缅战争前的中缅关系。先回顾了先秦到明朝中缅宗藩关系的历史,然后从18世纪中叶中缅边境冲突写起,再到清缅战争及和平协定《老官屯和约》的签订。从时代背景和史书的记载来分析《老官屯和约》的真实内容和历史影响。后又经过双方20年的外交磋商,1788年缅甸上表进贡成为清朝藩属国,中缅间的边境贸易此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宗藩关系和民间往来不断。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第一次英缅战争后的中缅关系。这一时期英国殖民者在亚洲的殖民侵略活动成为中缅宗藩关系发展的绊脚石。英国在1824、1852分别发动了两次侵缅战争,占据了约缅甸一半的国土,缅甸对中国的朝贡活动只持续到了1875年,许多在缅华侨和云南边境爱国军民参与到了缅甸反侵略的斗争中,但是清政府对于缅甸的救亡斗争却持否定的态度,甚至严惩抗英的爱国官兵,并严密保护英国人在滇缅边境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只敢在外交层面与英国进行有限的磋商,在谈判中也误入外交陷阱。1886到1897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缅甸条款》、《中英续议滇缅界务商务条款》、《中英续议缅甸条约》三个不平等条约,把缅甸的宗主权拱手让与英国,中国西南的边疆危机进一步加剧。
  第三部分,分析论述了清朝中后期中缅关系的特点。将缅甸与清朝的其它属国进行了比较,将清朝属国分成了三类,总体而言清缅宗藩关系表现为:朝贡持续时间短,朝贡间隔时间久,朝贡总次数少,受中国文化影响有限。最后本文还总结了清政府放弃缅甸宗主权的原因,纠正了缅甸现代历史书中清缅双方为平等关系这一说法。

著录项

  • 作者

    刘幸;

  • 作者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海洋大学;
  • 学科 历史地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曲金良;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D829.337;
  • 关键词

    清朝中后期; 中国; 缅甸; 宗藩关系; 边境冲突;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