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渤海、北黄海现代沉积中活体有孔虫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6h】

渤海、北黄海现代沉积中活体有孔虫分布及其环境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背景及现状

2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地形和底质

2.2 研究区水文特征

3 材料与方法

3.1 活体有孔虫处理方法

3.2 有孔虫室内处理方法

3.3 有孔虫数据统计与参数计算

3.4 环境参数测定

3.5 沉积物年龄测定

3.6 沉积物粒度分析

3.7 RDA 排序分析

4 结果

4.1春季表层沉积中的有孔虫分布特征

4.2 秋季表层沉积中的有孔虫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主要及常见活体有孔虫分布特征

4.4 研究区活体有孔虫组合划分

4.5 研究区尸积群有孔虫组合划分

4.6 活体有孔虫 RDA 分析结果

5 B24、B42 柱有孔虫组合与分布特征

5.1 年代框架

5.2 柱状样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

6 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主要进行了两方面的研究工作。
  第一,对取自基金委2012年渤海北黄海综合考察公共航次期间,不同季节春季(5月)的50个和秋季(11月)46个渤海北黄海表层沉积物样品中的底栖有孔虫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讨论了不同季节活体底栖有孔虫群落的属种组成,活体群、尸积群底栖有孔虫的分布特征,活体有孔虫在不同季节的分布的范围,以及活体有孔虫与尸积群有孔虫在属种和分布上的差异。结合RDA(冗余分析)对春秋两季活体有孔虫及其生活环境参数如温度、盐度、水深、浊度、叶绿素、溶解氧等参数进行了排序分析,进一步探讨了活体有孔虫与其生活环境参数之间的直接关系。得出
  (1)活体有孔虫季节性变化很大,表现在丰度高值区的分布、组合方面春秋季上的差异,主要是受生活环境因素影响,活体有孔虫对其生活的环境异常敏感,对短时期的环境变化有明显的指示作用。
  (2)利用RDA对活体有孔虫与其生活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对比后发现,在春季A.tasmanensis,N.stella和Bulimina sp.与深度、密度和盐度呈正相关,与叶绿素含量呈负相关。B.frigida和V.advena和溶解氧呈正相关,与水温呈负相关。C.subincertum与浊度和水温呈正相关,与溶解氧含量呈负相关。V.advena与海水盐度有明显的正相关。P.tuberculatum和A.beccarii vars.与海水盐度呈负相关。在秋季,活体P.tuberculatum组合范围扩大,C.subincertum和P.tuberculatum组合范围缩小。在春季,生活在辽东半岛南部沿岸的活体优势种有孔虫B.frigida组合,在秋季被V. advena组合所替代。底栖有孔虫属种季节性的变化是对渤海北黄海多种环境因素如水温、盐度、浊度、溶解氧、以及在秋冬季加剧入侵的黄海暖流等综合因素的反应。
  (3)在使用尸积群有孔虫还原古环境的过程中,要考虑部分胶结壳有孔虫在埋藏过程中壳体可能会破损、溶解,尤其是在恢复渤海北黄海古环境时,要充分考虑如V.advena、Trochammina sp.、Ammoscalaria sp.和P.asiatica等胶结壳有孔虫在尸积群中的遗失,否则会低估了这些胶结壳属种指示环境的能力。
  第二,对2012年5月分别取自渤海的B42站和北黄海的B24站的两根短柱进行高精度取样分析,包括底栖有孔虫的属种鉴定、组合划分、以及沉积物粒度分析、210Pb测年,结合短柱中有孔虫属种、组合划分,优势属种活体在研究区的分布情况,以及RDA结果,对研究区(渤海、北黄海)近几十年海洋环境变化进行讨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