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变中之恒:论“十七年”孙犁小说的叙事美学
【6h】

变中之恒:论“十七年”孙犁小说的叙事美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前言

1不同叙事立场下创作方法的分野

1.1为农民叙事的知识分子写作立场

1.2真诚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2不同叙事方式视域下独特的美学风格

2.1与主流“貌合神离”的叙事题材

2.2平视视角下的人物塑造

2.3舒缓的叙事节奏

2.4激昂阳刚之外的美学风格

3雅致的俗白

3.1 大众化语言的诗性灌注

3.2 叙事语言的修辞之美

5结 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拟在“十七年”的整体文学语境中,运用社会历史批评、文学史研究、比较研究、文本细读、叙事学研究等方法,考察“十七年”时期孙犁的叙事立场和叙事方式,分析其小说不同于这一时期其他同题材小说的叙事美学风格,由此揭示出孙犁在解放后这一变化的语境中恒定的叙事美学。
  正文部分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在“十七年”时期的文化语境中,揭示孙犁创作中一贯的为农民叙事的知识分子立场。解放前的特殊斗争环境让他看到了农民之间的深厚感情,其写作虽不免受到政治环境和生存斗争环境的影响,但写作立场不曾改变。解放后他走进城里,依靠回忆写作,可以说自觉确认并坚定了这种为农民写作的选择。同时,他又是一个文人气质浓郁的知识分子。叙事立场的自觉选择无疑也直接左右了他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概括出孙犁小说在“十七年”期间形成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美学风格。具体表现在:其小说选择最能表达自己叙事立场,审美观念的题材和情节;在平视视角下塑造人物角色;叙事节奏的从容不迫、款款道来,语调是舒缓的,情感是淡泊的。最终使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风格:温婉,阴柔,温情,并伴有淡淡的忧伤。
  第三章探讨“十七年”时期孙犁小说的语言特色:其小说的叙事语言既有大众化之俗白,又有文学化之优美。孙犁小说的语言在口语化的基础上,经过作家的洗炼和淘析,具有了诗性之美;从修辞学入手,分析孙犁小说语言中的修辞运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