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保护气候名义下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6h】

保护气候名义下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0.4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

1 低碳贸易壁垒及相关理论概述

1.1 相关理论概述

1.2 低碳贸易壁垒概述

2 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

2.1 我国出口贸易及碳排放概况

2.2 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分析——基于投入产出分析法

2.3 本章小结

3 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3.1 负面影响

3.2 正面影响

3.3 碳关税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引力模型

4 我国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对策建议

4.1 国际层面

4.2 国内层面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全球气候变暖的严峻局势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已然成为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普遍关注的议题。从1990年12月21日第45届联大正式启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至今,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已经走过20多年的历程,虽然进程曲折而艰难,但是针对全球减排各国仍然达成了一些协议,其中附件一国家必须承担强制性定量减排责任。于是为了减少本国碳排放,更为了转移减排成本、保护本国产品竞争力,发达国家纷纷对进口自发展中国家的高碳产品设置低碳贸易壁垒。低碳贸易壁垒顺应了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潮流,因此必将成为发展中国家未来在国际贸易领域遭遇的主要贸易保护形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和二氧化碳排放国,我国必将成为发达国家实施低碳贸易壁垒的众矢之的。低碳贸易壁垒不仅会增加我国出口高碳产品的成本,缩减出口量,甚至会使我国很多不达标产品被拒之门外,使我国出口贸易遭受重创。基于此,深入剖析低碳贸易壁垒及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潜在影响,进而设计出我国政府和企业有效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政策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纵观全文,论文首先介绍了其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在用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框架,并就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说明。
  其次用理论研究法梳理了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外部性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和搭便车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以理论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阐述低碳贸易壁垒的含义、产生背景、表现形式和实施情况、特点及发展趋势,从而形成一个相对系统的低碳贸易壁垒理论体系。
  第三,根据相关数据从四个方面定性定量分析我国出口贸易现状,并通过比较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碳排放水平,得出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关键原因;采用2002年、2005年、2007年和2010年的投入产出数据和能源消耗数据,通过构建投入产出模型,对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量进行测算,并分析出我国哪些行业属于出口高碳行业,结果显示: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量随着出口贸易额的增长而不断增加,占我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20%-30%,机械设备制造业、金属产品制造业、化学工业和纺织、服装及皮革产品制造业是我国出口隐含碳排放量最高的部门。
  接下来,论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正负影响两方面研究低碳贸易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负面影响包括增加出口高碳产品成本,损害我国贸易利益,分析显示:在30美元/吨的碳关税税率下,我国出口利益每年会损失4%-8%,其中机械设备制造业仅2010年的碳关税税额就将近325亿美元;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出口量和出口额大幅下滑;高碳产业离岸发展和出口高碳产品回流等。正面影响主要有推动出口商品结构优化,转变贸易方式;激励我国出口企业自主创新;为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提供契机等。然后论文以美国对我国征收碳关税为前提假设,通过引入新的解释变量“美国对我国征收碳关税强度”并构建贸易引力模型,实证分析碳关税征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回归结果表明:碳关税的征收会减少我国出口贸易额。
  最后,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层面探讨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对低碳贸易壁垒的对策。我国政府和企业不仅要在国际上开展一系列政治经济活动提高我国的话语权,比如开展环境外交,参与碳标准和碳规则的讨论和制定等,更应该从自身出发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或者降低低碳贸易壁垒的冲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