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力资本和资源禀赋对我国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6h】

人力资本和资源禀赋对我国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人力资本和资源禀赋对我国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研究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引言

0.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2文献综述

0.3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0.4研究创新与不足

1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1人力资本、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绩效的概念界定

1.2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绩效的理论基础

1.3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绩效的理论基础

1.4 本章小结

2中国省际经济发展绩效核算及其演进形态

2.1 核算思想与核算方法的演进

2.2 模型构建与变量说明

2.3 省际经济发展绩效核算结果

2.4 省际经济发展绩效演进趋势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DEA-Tobit两阶段模型的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对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分析

3.1 指标选取

3.2 研究方法

3.3实证结果与分析

3.4本章小结

4基于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视角的提升经济发展绩效的政策建议

4.1增强利用资源禀赋与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协同能力

4.2注重提高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性

4.3不断坚持提升人力资本与外来技术的互动能力

5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5.1 基本结论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依托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方式与依赖资源禀赋的经济发展策略对于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既是重要的实践命题,也是学术界常议常新的经典问题。应当注意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将面临着人力资本所代表的内生增长和依托资源禀赋所代表的传统式增长的博弈。从经济实践与学术研究的角度上,研究人力资本、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必要而迫切的。
  本文在节能减排约束的框架下使用非参数数据包络分析方法重新测算了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经济发展绩效,在此基础上,通过筛选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的潜在代理变量,使用经典的DEA-Tobit两阶段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对于经济发展绩效的影响效应。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与创新之处如下:
  首先,在考虑了节能减排约束后,1997-2012年中国省级经济发展绩效存在广泛而普遍的低效率与无效率。这佐证了中国经济的粗放式增长。从时间跨度上看,样本期前半部分各省区的经济发展绩效都存在下降的趋势,这可能与当时高能耗、高污染的重工业化再次“抬头”有关,而样本期的后半部经济发展绩效有所提高,这可能与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等有关。从区域层面上看,东中西部的经济发展绩效存在梯度差,即东部高于中西部。从变动形态与演进趋势上看,在1997、2005、2012三个时间节点上,各省区经济发展绩效大体呈现出“多峰”—“双峰”—“双峰”的变动轨迹,并且还存在收敛情形。
  其次,考察期内全国层面、高资源禀赋地区和低资源禀赋地区分样本中,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绩效均存在稳定、微弱的负相关关系。即从省级层面上看,“资源诅咒”在中国的有效性是值得商榷的。依托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对于不同资源禀赋丰裕程度地区的正向促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即便这种正向提升效应是极为微弱的。更进一步,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弱化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绩效之间存在的负向关系具有重要影响。总体上,资源禀赋对于人力资本确实存在某种“挤出效应”,但相对而言,资源禀赋对于高层次人力资本的“挤出效应”更为强烈。在谨慎的考虑了模型可能存在的潜在内生问题以及相应稳健性检验,资源禀赋与经济发展绩效、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绩效的关系依旧是稳定和可靠的。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推力”与“阻力”的角度同时将人力资本与资源禀赋纳入经济发展绩效的分析框架,并优化了人力资本、经济发展绩效的测度方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