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研究——基于公共资源配置视角
【6h】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研究——基于公共资源配置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0 引言

0.1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0.2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0.4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1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理论分析

1.1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内涵

1.2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理论依据

1.3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构成要素

2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

2.1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的现状

2.2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的现状

2.3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的现状

3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评价

3.1 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差异性评价

3.2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差异性评价

3.3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差异性评价

4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影响因素

4. 1差异性回归方程分解方法的介绍

4.2 数据来源

4.3实证结果分析

5 均衡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的对策

5.1 夯实税源基础,提升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

5.2加强绩效管理,强化地方财政资源配置能力

5.3健全财政体制,协调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我国的经济社会结构正处于深刻转型期,民生诉求在经济社会发展及转型过程中全面升级。政府逐步实现职能转变,由全能型转变为服务型,工作重点转向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近年来,政府部门不断加大公共服务投入力度,提高服务质量,增加公共服务供给规模。但是,公共服务短缺,服务能力弱,地区间差异显著等问题仍然突出,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问题,对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因此,提高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改善地方公共服务水平,缓解地区间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成为国民共享发展成果的根本保障。
  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是指地方政府针对本地域独具特色的自然人文特征特点,在特定的制度条件下,利用财政工具获取、使用和调配各种财力资源、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提供符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满足当地居民消费层次的各种社会所需要的公共服务的组织能力。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是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的集束与综合。
  综合评价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以上述三项能力为切入点,分项描述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总体来看,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以及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都表现出持续增强的态势,但是地区间差异问题突出。分项查看,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中部地区最低;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东部最高,公共资源配置结构偏向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仍显不足,纵向公共资源调节规模较小,专项转移比重较大,同时横向公共资源调节规模与力度不断增加,但是调节能力弱,制度规范缺乏。
  采用泰尔指数分解法进一步深入探讨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性发现,指数分解结果显示区域间以及东部地区内部差异是造成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与地方财政公共资源配置能力不均等的主要构成部分。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差异已经触及基尼系数警戒线,地区间税收努力程度差异进一步限制了地方财政汲取能力均衡发展。地方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规模不足,相应监管与分配的配套设施、制度并不规范。
  基于差异性回归分解法,对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进行原因分析发现,首先,人均GDP的地区差异是导致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的关键诱因,经济均等化发展必然将推动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均衡化。其次,财政分权对于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距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这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比重的提高对于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的推动作用较强。最后,第二产业占比、第三产业占比以及地方抚养比贡献率依次处于第三、四、五位。以上结果表明,当前改善地方财政公共服务能力差异的关键是地区经济的均衡发展,最重要的手段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和完善财政管理体制。
  依据研究结果,因地制宜地提出有利于提升各项能力政策意见:一是提高提高地方财政公共资源汲取能力,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增强地方政府税收努力度为切入点;二是增加公共服务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服务支出结构,加强地方财政资源配置能力;三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改善公共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财政公共资源调节能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