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叉枝松藻抗凝血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和结构研究
【6h】

叉枝松藻抗凝血多糖及其寡糖的制备和结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1 绿藻多糖的研究进展

1.1 绿藻多糖结构的研究进展

1.2 绿藻多糖活性的研究进展

2 多糖的提取和纯化方法

2.1 多糖的提取方法

2.2 多糖的分离纯化方法

2.3 多糖的纯度分析及分子量测定

3 多糖结构研究方法

3.1 多糖一级结构研究

3.2 多糖高级结构研究

4 寡糖的研究

4.1 寡糖的制备方法

4.2 寡糖的分离纯化

4.3 寡糖的结构研究方法

4.4 寡糖的生物活性

5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 叉枝松藻多糖的提取和理化性质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试剂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乙醇脱脂

2.2 叉枝松藻多糖的提取

2.3 叉枝松藻多糖的理化性质研究

2.4 单糖组成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乙醇脱脂

3.2 叉枝松藻多糖的提取

3.3 理化性质测定

3.4 单糖组成测定

4 小结

第二章 叉枝松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结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多糖的分离纯化

2.2 理化性质分析

2.3 分子量测定及纯度分析

2.4 单糖组成分析

2.5 单糖绝对构型(D/L)的测定

2.6 红外光谱分析

2.7 脱硫酸基反应

2.8 甲基化反应及气质分析

2.9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10 抗凝血活性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多糖的分离纯化

3.2 理化性质分析

3.3 分子量测定

3.4 单糖组成分析

3.5 单糖绝对构型(D/L)的测定

3.6 红外光谱分析

3.7 甲基化及GC-MS分析

3.8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9 抗凝血活性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叉枝松藻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结构和抗凝血活性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多糖CP1酸降解条件的优化

2.2 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

2.3 化学组成分析

2.4 脱硫酸基反应

2.5 甲基化反应及气质分析

2.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2.7 抗凝血活性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多糖CP1酸降解条件的优化

3.2 低分子量多糖的制备

3.3 化学组成分析

3.4 甲基化反应及GC-MS分析

3.5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6 抗凝血活性分析

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寡糖的制备与结构研究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1.1 实验原料

1.2 实验试剂与材料

1.3 实验仪器

2 实验方法

2.1 寡糖降解条件摸索

2.2 寡糖制备及分离纯化

2.3 寡糖纯度分析

2.4 质谱分析

2.5 单糖组成分析

2.6 甲基化反应及GC-MS分析

2.7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 实验结果与讨论

3.1 寡糖制备及分离纯化

3.2 寡糖纯度分析

3.3 一级质谱分析

3.4 单糖组成

3.5 甲基化反应及气质分析

3.6 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3.7 二级质谱分析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结语

创新点

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介

展开▼

摘要

叉枝松藻,又名叉开松藻,属于绿藻门、松藻目、松藻科、松藻属,多生长在中、低潮带的岩石上或石沼中。本论文以采自我国黄海海域的叉枝松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各种色谱分离技术,获得叉枝松藻的纯品多糖,采用化学法、色谱法、波谱法对其组成和结构进行研究,并对结构新颖的叉枝松藻多糖进行降解研究,建立可控酸降解方法制备低分子量多糖及寡糖,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和质谱法,对获得的低分子量多糖及寡糖进行结构研究,并测定了叉枝松藻多糖及各种低分子量多糖的抗凝血活性。研究结果如下:
  1.以叉枝松藻为原料,依次采用冷水、热水和0.5mol/L NaOH溶液提取多糖,分别得到3个多糖组分CP、HP和AP,相对于干燥藻体的得率分别为10.72%、8.41%和1.54%,并对其理化性质和单糖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P、HP和AP均为硫酸化多糖,总糖含量分别为66.7%、65.4%和44.3%;硫酸基含量分别为25.6%、11.8%和28.2%; AP的蛋白含量最高为20.4%。3种粗多糖的主要单糖组成均为半乳糖,另外还含有数量不等的阿拉伯糖、葡萄糖和甘露糖。
  2.叉枝松藻的冷水提粗多糖CP和热水提粗多糖HP,首先采用Q-SepharoseFast F low强阴离子色谱柱分离纯化,获得CP1、CP2和HP1三个组分,经SephacrylS-400凝胶柱层析进一步纯化,得到3个纯品多糖组分CP1-1、CP2-1和HP1-1。通过化学方法对多糖的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CP1-1、CP2-1和HP1-1的总糖含量分别为62.4%、64.8%和78.1%;蛋白含量分别为0.5%、0.4%和3.1%;硫酸基含量分别为30.4%、23.7%和12.3%;糖醛酸含量分别为4.5%、3.2%和6.7%;CP2-1的丙酮酸含量为6.6%。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三种多糖的分子量分别为203kDa、37.9kDa、297kDa。采用PMP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表明,CP1-1主要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CP2-1主要含有半乳糖;HP1-1主要含有葡萄糖、半乳糖和阿拉伯糖。另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糖中主要单糖种类的绝对构型,阿拉伯糖的绝对构型为L,半乳糖和葡萄糖的绝对构型为D。
  通过红外光谱、脱硫反应、甲基化后GC-MS分析和1D,2D NMR对多糖结构进行解析,CP1-1、CP2-1和HP1-1的结构各不相同。CP1-1主要含有[→4)-β-L-Arap-(1→]、[→3)-β-D-Galp-(1→]、[β-D-Galp-(1→]和[→3,4)-β-D-Galp-(→]连接方式,硫酸基取代于1,4连接阿拉伯糖的C-3位和1,3连接半乳糖的C-4位。CP2-1是半乳聚糖,以1,3连接半乳糖为主链,含有[→3)-β-Galp-(1→]、[→3,4)-β-Galp-(1→]、[→3)-β-(4SO4)-Galp-(1→]、[β-(3,4-Pyr,6SO4)-Galp-(1→],硫酸基取代于1,3连接半乳糖的C-4位和非还原末端半乳糖的C-6位,丙酮酸在非还原末端半乳糖的C-3和C-4位形成五元环。HP1-1含有[→4)-α-Glcp-(1→]、[→3)-α-Glcp-(1→]、[→3,4)-α-Glcp-(1→]、[→4)-β-Arap-(1→]、[β-D-(3,4Pyr)-Galp-(1→]、[→3)-β-D-Galp-(1→]多种连接方式,少量硫酸基位于1,4连接葡萄糖的C-3位和1,3连接半乳糖的C-4位。通过APTT、PT和TT,对多糖CP1-1、CP2-1和HP1-1的抗凝血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CP1-1、CP2-1和HP1-1均具有体外抗凝血活性,但低于肝素。
  3.采用硫酸对叉枝松藻多糖CP1进行降解,通过薄层色谱法和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对降解产物进行分析,优化降解条件。最终选用0.05mol/L硫酸于40℃水浴中降解1.5h和0.01 mol/L硫酸于60℃水浴中降解3h两种条件对多糖CP1进行降解,采用凝胶色谱Sephacryl S-400分离纯化,获得6个低分子量多糖组分L1~L6,分子量分别为369kDa、242kDa、124kDa、102kDa、43kDa、22kDa。对其进行化学组成分析,6种低分子量多糖均由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组成,只是单糖的比例有所不同,硫酸基含量在22.5%~29.9%范围内,与母体多糖的化学组成相似。以抗凝血活性较好、分子量较小的L5为代表,通过GC-MS和1D,2D NMR对L5进行结构解析,结果表明,多糖L5主要含有[→3)-Galp-(1→]、[→4)-Galp-(1→]、[→4)-Arap-(1→]等连接方式,硫酸基位于1,3连接半乳糖的C-2和C-4位,1,4连接半乳糖的C-2位,1,4连接阿拉伯糖的C-3,L5为高度硫酸化的阿拉伯半乳聚糖。采用APTT测定多糖CP1及降解产物L1~L6的抗凝血活性,结果表明,多糖的抗凝血活性随着分子量的减小而降低,说明一定长度的多糖链是必需的,分子量对叉枝松藻多糖的抗凝血活性具有重要影响。
  4.叉枝松藻多糖CP2-1通过三氟乙酸降解,经Bio-Gel P4凝胶色谱柱分离纯化后,得到8个不同聚合度的寡糖组分F1~F8,并对其纯度进行分析。通过负离子模式的电喷雾一级质谱(ES-MS)对寡糖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F8为聚合度(DP)在1~11之间的半乳寡糖,且有丙酮酸和硫酸基取代。以纯度较高、由G2S组成的F3为代表进行核磁和二级质谱分析,确定其结构为β-D-Galp-(4SO4)-(1→3)-D-Gap,并建立硫酸化半乳寡糖负离子模式下ES-CID-MS/MS二级质谱序列分析方法。将此方法用于其它半乳寡糖的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半乳寡糖均通过1→3糖苷键相连,硫酸基多数在1,3连接半乳糖的C-4位,少数在非还原末端半乳糖的C-6位,丙酮酸在非还原末端半乳糖的C-3和C-4位形成五元环。通过分析归属半乳寡糖的断裂碎片,建立了半乳寡糖ES-CID-MS/MS二级质谱序列分析方法,有助于多糖及寡糖结构的研究,获得的半乳寡糖是结构新颖的海洋特征寡糖。
  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加深了人们对叉枝松藻多糖结构和活性的认识,为开发利用叉枝松藻奠定了基础,丰富了“海洋糖库”的数据资源,对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海洋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