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测评与提升对策研究
【6h】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测评与提升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0 绪论

0.1 研究背景

0.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2.1 研究目的

0.2.2 研究意义

0.3 国内外研究综述

0.3.1 国外文献综述

0.3.2 国内文献综述

0.4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0.4.1 研究方法

0.4.2 论文结构及技术路线图

0.5 创新之处

1 相关理论概述

1.1 海水养殖业概述

1.1.1 海水养殖的定义

1.1.2 海水养殖业的分类

1.1.3 海水养殖业的特点

1.1.4 海水养殖业发展的必要性

1.2 效率理论概述

1.2.1.效率的内涵

1.2.2 效率测度的方法

1.2.3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原理

1.2.4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模型

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的测度

2.1 效率测度的样本选取与模型构建

2.1.1 样本选取

2.1.2 投入产出指标选取

2.1.3 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2.2 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海水养殖业效率的测度

2.2.1 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2.2.2 海水养殖业效率评价

3 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3.1 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与模型构建

3.1.1 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

3.1.2 效率影响因素测度模型的构建

3.2 影响因素对效率的实证分析

3.2.1 指标的统计性描述

3.2.2 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4 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优化的实现政策研究

4.1 降低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

4.2 提高技术推广设施水平和覆盖率

4.3 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养殖业

4.4 扩大养殖规模,促进产业集聚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根据联合国人口司的预测研究,我国的人口在未来的数十年中还将不断增加,而且预计人口的峰值在2030年前就能出现。另外,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单独二胎”政策,我国的人口峰值可能还会增加。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业还应该保障粮食的充足供应。由于现在生产环境恶化,粮食的增产已经面临着重要挑战,这时,水产品业应主动的承担起保障食物供应的重大任务。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重视,其对水产品的需求也不断攀升,但与之相伴随的是渔业资源的逐渐枯竭。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水产养殖保障食物供应安全的任务主要靠海水养殖业来完成。尽管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较快,但这种发展主要是依赖科技含量低、集约化程度低的养殖模式形成的,海水养殖业的效率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能否不断提升海水养殖业效率对于保障我国食物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我国海水养殖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高排放、高污染的生态环境问题。海洋生态环境严重污染的现实决定了我国海水养殖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正视海水养殖业所带来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我国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战略要求,十八届三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在这一大背景下,本文对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海水养殖业的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对于我国相关战略的实施以及海水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文在介绍海水养殖业的相关概念、效率的内涵、效率的测度方法、数据包络分析等基本原理和基本模型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考虑非期望产出的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测度的SBM模型,效率测度结果表明:就目前的发展现状来说,我国的海水养殖综合效率不是很高,各地区间效率水平差距明显。从各省份2003-2012年的效率均值来看,福建省的效率水平最高,在沿海十个省市中排名第一;广西省、天津市和山东省的效率水平分别位于第二、三、四位,而海水养殖的平均效率值偏低的有浙江省、辽宁省、河北省以及江苏省,这四个省份的平均效率值都低于全国海水养殖的平均效率水平。为了分析出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并为后面效率提升对策的提出提供依据,文章构建了效率影响因素测度的面板Tobit模型,通过对效率水平和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得出,技术推广设施水平、养殖结构以及养殖规模对海水养殖业效率的提高有着显著的正向影响;对渔民的培训可能由于培训方式、培训质量的原因使得原有培训的目的没有真正的体现出来,从而对效率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技术推广人员的教育水平和以工厂化养殖比重为代表的养殖技术水平对海水养殖业效率影响不显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从降低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提高技术推广设施水平和覆盖率;加快养殖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养殖业以及扩大养殖规模,促进产业集聚等四个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海水养殖业效率优化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