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因子-κB活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
【6h】

核因子-κB活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心肌损害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和设备

1.2 试剂和药品

1.3 实验技术线路图

1.4 动物模型的制备

1.5 各项指标的测定

1.6 胰腺组织和心肌组织病理的观察

1.7 ELISA 法测定血清及心肌组织中NF-ΚB 浓度

1.8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1 形态观察

2.2 光镜观察及病理评分

2.3 血清AMY 的检测

2.4 心肌酶谱的变化

2.5 血清中NF-ΚB 浓度表达变化

2.6 心肌组织中NF-ΚB 浓度表达变化

2.7 血清中NF-KB 的含量与心肌细胞NF-ΚB 的含量相关性

2.8 心肌细胞 NF-κB 的含量与心肌病理评分的相关性

讨论

3.1 动物模型的建立

3.2 NF-ΚB 检测方法选择

3.3 SAP 的心肌损害

3.4 心肌损害和心肌酶谱

3.5 NF-ΚB 与心肌损害

3.6 PDTC 与NF-ΚB

3.7 PDTC 与SAP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动物模型,通过观察SAP大鼠心肌核因子-κB(NF-κB)的动态表达,及应用NF-κB抑制剂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干预后心肌NF-κB浓度的变化,研究SAP大鼠心肌NF-κB的活化与心肌损害之间的关系,探讨SAP时心肌损害的发病机制,为更好的诊治SAP提供理论基础。
  方法:将60只SPF级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个大组:空白组(B组,n=6)、假手术组(F组, n=18)、SAP组(P组,n=18),干预组(T组,n=18),空白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各组再随机分成3个小组:6小时组、12小时组、24小时组,每小组6只大鼠。P组采用胰腺被膜下注射5%牛磺胆酸钠(Na-Tc)(1ml/kg)的方法建立SAP的动物模型;F组仅开腹腔翻动胰腺数次(约8-10次);T组处理方法同P组,但在建立模型前2小时腹腔内注射PDTC(2mg/100g)。造模成功后于第6h、12h、24h分批处死大鼠;B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于6h处死。所有大鼠处死后均采集血清、胰腺组织和心脏组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淀粉酶(AMY)、心肌酶含量;取部分胰腺组织及心肌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血清、心肌组织中NF-κB浓度。
  结果:成功建立SAP模型;P组大鼠淀粉酶、心肌酶含量明显增高,胰腺、心肌病理损害加重;T组以上各项指标也有所增高但增高幅度明显低于P组。
  结论:①可通过胰腺被膜下注射法建立大鼠SAP模型;②心肌酶谱改变和心肌病理改变一致,可反映病变程度;③SAP时心肌NF-κB浓度逐步升高,心肌病变程度也随时间推移而加重,PDTC干预后,NF-κB的活化明显受到抑制,心肌损害也明显减轻,表明NF-κB的活化与心肌损害有密切关系;④PDTC干预后大鼠血淀粉酶降低、心肌病变程度减轻,说明PDTC有临床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