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DHS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分析
【6h】

DHS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比较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材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围手术期处理

2.2 手术方法

2.3 术后处理

3 疗效评价

结果

讨论

1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及分型

2 股骨粗隆部解剖特点

3 影响内固定预期目的的生物力学因素

3.1 骨的机械强度

3.2 复位

4 两种内固定方法适应症的探讨

5 术后康复锻炼的重要性

6 骨质疏松的治疗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动力髋部螺钉(Dynamic HipScrew DHS)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PFN)在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上的临床适应症及疗效比较。
  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对我院2006.6-2009.6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随机抽取29例,均为行走摔伤,术前双髋正轴位X片对比,骨的机械强度按照Singh分级(见附录)均在3级以上,其中15例合并有内科杂病,合并有高血压7例,合并冠心病5例,合并糖尿病1例,既有高血压又有冠心病2例。按照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DHS内固定组19例,男9例女10例;年龄65-73岁,平均年龄68岁。按Tronzo和Evans分型:Ⅰ形9例,Ⅱ型6例,Ⅲ型4例;PFN内固定组10例,男4例女6例,年龄68-74岁,平均年龄71岁,均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时间,平均随访1年,观察患者有无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畸形,患肢短缩,内固定松动等情况,并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切口感染,肺栓塞,骨延迟愈合,骨不连,内置物断裂,继发性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骨折平均愈合时间:DHS组2.86个月,PFN组2.79个月,无显著性差异.肢体短缩:DHS组治疗不稳定型病例患侧较健侧平均缩短1.18cm,PFN组患侧较健侧平均缩短0.83cm,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DHS治疗稳定型病例患侧较健侧平均短缩0.89cm,整组患侧较健侧平均短缩0.95cm,与PFN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患髋功能: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DHS治疗稳定型病例与PFN组均优良,DHS治疗不稳定型病例评分可,2例患者出现轻度髋内翻畸形。
  结论:1.在患者骨的机械强度理想情况下,DHS和PFN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疗效,但应严格掌握临床手术适应症,围手术期应积极预防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DHS作为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其治疗稳定型(Evans分型Ⅰ型和Ⅱ型)的术后疗效明显好于治疗不稳定型(Evans分型Ⅲ型、Ⅳ型和Ⅴ型),应将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作用DHS的手术适应症,而PFN在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的疗效较满意,术后并发症几率大大降低,因此,PFN内固定更适合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3.两种内固定方式在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等创伤程度方面需进一步比较分析,对于骨质疏松较严重患者(Singh分级3级以下),采取何种内固定方式需进一步观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