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h1/Th2漂移与疏血通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6h】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Th1/Th2漂移与疏血通注射液的干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二、结果

(一) 治疗前患者两组资料的对比

(二) 治疗前后心绞痛的比较

(三) 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四) 治疗前后心电图疗效比较

(五) 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六) 治疗前后血脂、空腹血糖的比较

(七) 治疗前后IFN-γ、IL-4、cTnI的比较

(八) 安全性观察

(九) 不良反应

讨论

一、中医对冠心病的认识

(一) 中医对胸痹心痛病位、病机的认识

(二) 中医对胸痹心痛分类的认识

(三) 中医关于冠心病的辩证分型

(四) 中医益气养阴、活血通阳法的治则

二、西医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炎症的认识

(一) 触发AS炎症反应的因素

(二) 炎症反应与斑块的不稳定性

(三) 辅助性T淋巴细胞与UA

(四) Th1/Th2失衡的调节

三、中医药干预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

四、疏血通注射液组方配伍及实验药理研究

(一) 组方配伍

(二) 实验及药理研究

五、阴阳与炎症因子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选取Th1/Th2相关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4(IL-4)作为检测指标,观测药物对炎症反应的影响,从而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干预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作用机理。
  方法:选取40例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型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入院后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检查(至少有1支血管直径狭窄超过50%),心电图提示-过性的ST段压低或T波倒置。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西药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B组(简称治疗组),各2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入疏血通注射液,每天6ml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静滴,治疗周期为7-10天。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中医症候、心电图及血常规、血糖、血脂、肝功、肾功等指标的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IFN-γIL-4的水平变化。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统计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治疗后心绞痛疗效:对照组显效率55.0%,总有效率80.00/0;治疗组显效率80.0%,总有效率95.0%(P<0.05)。心电图:对照组显效率60.0%,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显效率85.0%,总有效率95.0%,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症状积分: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4.45±2.37、10.35±1.53,治疗组治疗前后分别为14.25±2.29、8.55±1.14,组内及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脂:治疗后两组血浆TC、LDL-C、HDL-C水平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血糖、血常规和肝肾功能:与治疗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4:治疗后两组IFN-γ水平均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IL-4在治疗前后的组内及组间水平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FN-γ/IL-4比值在治疗后降低,组内及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中医症候和心电图,且可降低炎性因子INF-γ的水平,改善IFN-γ/IL-4的比值,阐明了Th1/Th2漂移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机制之一。可见疏血通注射液具有干预Th1/Th2漂移的作用,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