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6h】

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

(二)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的战略

(一) 采取逐步推进、滚动发展的对外开放战略

(二) 以各种功能的开发区作为对外开放的幅射源

(三) 多元化的战略走势

(四) 开放领域根据产业发展水平渐进的策略

(五) 实现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接轨的战略

三、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原则

(一) 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二) 将"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对外开放是非得失标准的原则

(三) 对外开放要实行国家宏观调控的原则

四、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措施及意义

(一)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措施

(二)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意义

五、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成果及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一)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成果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二) 山东省寿光市贯彻运用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成果及不足

主要参考书目与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时代的产物,世界经济发展的状况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产生的物质前提;世界各国建设现代化的历史经验教训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世界新局势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国际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有关发展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论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产生的思想来源。因此,我们可以说,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创造性地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的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做出的重要贡献,邓小平在总结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实践的基础上,特别是在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经验上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关于社会主义国家对外开放的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着深远积极影响,具有极其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在70年代末中国社会剧烈变动的岁月中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其着眼点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和经济发展。他所提出的一整套对外开放的理论主张,是邓小平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中国30年来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建设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共中央确定的全国改革开放30周年18个重大典型之一,将山东省寿光市对外开放30年作为研究样本颇有代表性。山东省寿光市对外开放30年来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还主要存在以下缺失和不足:对外开放程度和层次还较低,政府和民众国际化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经济发展环境还存在很多与对外开放不相匹配的方面;对外开放方式还比较粗放,对外开放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较大,转变对外开放发展方式的任务很繁重、很紧迫。学术理论界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果,这是值得肯定的。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继续进行,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也必然要深入下去,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的对外开放实践。本文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对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形成及发展、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战略、基本原则、主要措施和意义以及这一理论成果在实践中的运用进行考察和研究,形成了较为系统完整的研究成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