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手法复位撬拨椎体植骨成形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体爆裂骨折
【6h】

手法复位撬拨椎体植骨成形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体爆裂骨折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

2.1 术前准备

2.2 麻醉

2.3 手术操作

2.4 术后措施

3 手术疗效评定

3.1 术后随访观察

3.2 疼痛缓解疗效评价

3.3 影像学评价

4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 术后随访观察结果

2 疼痛缓解疗效评价结果

3 影像学评价结果

讨论

1 当前胸腰椎爆裂骨折治疗方式

1.1 胸腰椎爆裂骨折损伤机制与分型

1.2 胸腰椎爆裂骨折保守治疗

1.3 手术治疗

1.4 微创治疗

2 本课题方法与椎体成形术、球囊后凸成形术的综合比较

2.1 椎体成形术、球囊后凸成形术与本课题方法的手术适应症比较

2.2 椎体成形术、球囊后凸成形术与本课题方法的手术方法比较

2.3 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在疼痛的评分的比较

2.4 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在椎体高度恢复率的比较

2.5 三种手术方式术后在骨水泥外漏发生率等方面的比较

2.6 三种手术方式并发症的比较

2.7 椎体成形术、球囊后凸成形术和本课题共同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分析手法复位撬拨椎体植骨成形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胸腰椎体爆裂骨折方面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近五年来我院应用手法复位撬拨椎体植骨成形术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体爆裂骨折患者30例,应用VAS直观疼痛模拟量表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状况进行量化处理,同时收集相关影像学资料,分别测量患者术前、术后、术后3月,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半,术后两年随访椎体压缩率及椎体cobb’s角,从疼痛缓解和影像学改变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本组术前、术后VAS疼痛评分比较有显著差异性,术前、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比较均有显著差异性,术后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与术后3月,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半,术后两年随访椎体压缩率及cobb’s角比较无显著差异性。
  结论:手法复位经皮撬拨加椎体植骨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在严格掌握适应症和严格手术操作的前提下,可以有效缓解治疗无神经损伤胸腰椎体爆裂骨折患者疼痛症状,并能有效维持椎体高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结合术中过伸体位复位,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压缩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临床应用疗效满意。且对于预防远期椎体高度丢失疗效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