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春蚕豆的组织培养及其再生植株遗传变异鉴定
【6h】

春蚕豆的组织培养及其再生植株遗传变异鉴定

代理获取

摘要

蚕豆是青海省六大作物之一,也是粮、菜、饲、加工等兼用型作物。但蚕豆是常异花授粉作物,自然异交率高,平均在30%--50%,且繁殖系数低,约在8—12,蚕豆又是大粒种子,田间种植的用种量较大。因此,在种质资源繁殖和生产种子繁殖过程中,总是在提高繁殖总量的同时,也加速了种性的退化,不利于蚕豆的保纯快繁。而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可以快速提纯复壮,保持原种的优良特性,达到快速繁殖良种试管苗的目的。
   蚕豆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是利用生活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的理论基础,通过茎段培养,形成新的植株。植物组织培养是进行诸多研究的基础,特别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转基因技术,更有赖于一个遗传稳定性高的再生体系。但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为进一步了解蚕豆组织培养过程及其再生植株的变异情况,并为进行其他研究奠定基础,本试验以青海9号蚕豆为供试材料,对其再生过程中的激素种类、浓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再生植株的遗传变异进行测定。研究结果如下:
   1. 青海9号蚕豆品种的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BA 2.0 mg/L+ NAA 0.5 mg/L+ 肌醇150.0 mg/L;增殖培养基为:1/2MS+BA 3.0 mg/L+ NAA 0.5 mg/L+ 肌醇300.0 mg/L;壮苗培养基为:1/2 MS+ NAA 0.1mg/L + BA 0.05mg/L +肌醇100 mg/L +多效唑2.0 mg/L;最适的生根条件是先在MS+蔗糖20.0 g/L +肌醇200.0 mg/L +0.5%活性炭+ IBA 120.0 mg/L上暗培养7 d,然后再转入无任何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进行光下培养。
   2. 低浓度2.0mg/L的多效唑对植株壮苗中有促进作用。
   3. 蚕豆试管苗移栽一个月之后,观察对比植株的生长状况。6代的植株叶大,植株高,但其成活率低;而3代的植株成活率为100%,植株生长势中等。
   4. 通过农艺学性状的观察,200个再生植株只存在0.5—1.0%的变异,表现为3粒种子分别发生了变异。利用AFLP技术对发生农艺学性状变异的组和未发生农艺学性状变异的组进行检测,没有检测到变异。说明在继代6代时,再生植株仅在农艺学性状上发生了微小变异,但未检测到在基因组水平上发生了变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