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6h】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治疗的疗效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1.2 诊断标准

1.3 病例纳入标准

1.4 病例排除标准

1.5 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处理

1.6 随访观察

2 结果

2.1 统计分析术前、术后VAS 评分

2.2 统计分析术前术后ADL 评分变化

2.3 统计分析术前、术后病变椎体的压缩率

2.4 统计分析术前、术后病变椎体的的COBB 角变化

讨论

1 骨质疏松症的定义

2 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定义

3 胸腰段椎体点

4 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表现

5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影像学特点

6 关于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缓解胸腰段压缩骨折机制的探讨

7 骨水泥注入时机及量的问题

8 关于骨水泥渗漏问题

9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与相邻椎体发生新发骨折的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疗效观察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方法:对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具有完整资料的25例(26椎)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施行PVP,通过对术前、术后的VAS评分、ADL评分,X线影像学结果(cobb角,椎体压缩率)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25例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8.9个月),VAS评分由术前的7.94±1.543,降低到随访时的1.22±0.579,随访期间未发生明显变化。ADL评分由术前的4.68±0.476降低到随访时1.44±0.507,术前椎体cobb角由14.19°±9.078变为术后的14.12°±9.061,随访期间未发生较明显的改变。术前椎体压缩率由42.296%±17.8503变为术后的42.115%±17.7276,随访期间未发生较明显的改变。25例患者均未出现脊髓、神经根损伤及静脉栓塞、肺栓塞等症状,术后随访期间也未出现上述并发症。结论:1.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通过对术前与术后的VAS评分、ADL评分的比较,前后有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一年与术后一月的VAS评分相比较略有升高,但不具备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具有良好的止痛效果,患者日常生活状态较好。2、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压缩骨折术前与术后的椎体前缘压缩率及Cobb角无明显变化,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不具备恢复病椎椎体高度的作用。3、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对于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段椎体压缩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