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利胆片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素的影响作用
【6h】

健脾利胆片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收缩素的影响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观察

一、临床资料

(一) 病例来源

(二) 西医诊断标准

(三) 中医证侯诊断标准

(四) 纳入标准

(五) 排除标准

(六) 病情程度分级

(四) 一般资料

二、研究方法

(一) 分组方法

(二) 治疗方法

(三) 观察指标

(四) 疗效评定标准

(五) 统计学处理

三、结果分析

(一) 两组间疗效观察

(二) 相关分析与疗效比较

(三) 安全性评价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慢性胆囊炎的认识

(一) 病因

(二) 发病机制

(三) 治疗

(四) 胆囊收缩素(CCK)在胃肠道中的作用机理

二、中医学对慢性胆囊炎的认识

三、方药分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一) 健脾利胆片的组方依据及方药分析

(二) 健脾利胆片中主要药物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四、健脾利胆片治疗慢性胆囊炎作用机制探讨

(一) 抗菌消炎,利胆排石

(二) 调节胃肠道运动功能,增强胆囊收缩力

(三) 调节免疫,减少复发

(四) 改善微循环,提高细胞活性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在既往课题“健脾利胆片治疗胆囊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临床观察病例,增加了该药对胆囊收缩素(CCK)影响作用的研究,同时按新药开发要求,完善制备工艺、质量标准,增加药品毒理实验,为开发成中药三类新药做前期准备。方法:将100例经中医辨证为脾虚型慢性胆囊炎的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服用健脾利胆片)、对照组(服用利胆片),观察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治疗前后胆囊B超影像学的改变;治疗前后CCK水平检测;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等安全性检测。结果: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综合疗效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78%、92%、及62.00%、72.00%,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46,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的中医证候疗效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是82.00%、96.00%及66.00%、76.00%,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试验组p=0.00;对照组p=0.00,P<0.01);说明两组治疗药物均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组间比较及疗前疗后积分差值比较,差异极有显著性(治疗后p=0.00,疗前疗后积分差值p=0.00,P<0.01)。说明试验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在主要中医症状方面,经X2检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对右胁隐痛或胀坠不适,脘腹隐痛、食后胀满,面色少华,神疲乏力等症状总有效率分别是96.00%、98.00%、90.00%和62.00%、80.00%、78.00%,各相比均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试验组对上述主要症状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在恢复胆囊B超下正常形态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囊纵径、横径、纵径/横径情况组内比较,试验组均具有极显著性差异(纵径比较p=0.00、横径比较p=0.00,纵径/横径p=0.00,P<0.01);对照组纵径、横径组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纵径比较p=0.047、横径比较p=0.001,P<0.05),但纵径/横径值无显著性差异(p=0.11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囊纵径、横径、纵径/横径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组间比较纵径p=0.00、横径p=0.00,纵径/横径p=0.00,P<0.01)。说明试验组胆囊纵径、横径及纵径/横径的情况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在胆囊收缩素的变化情况方面,治疗后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素组内比较,试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827,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胆囊收缩素组间比较及疗前疗后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组间比较p=0.00,疗前疗后差值比较p=0.00,P<0.01)。说明试验组在改善胆囊收缩素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脾利胆片不仅能明显改善全身症状,而且能明显提高胆囊收缩素的水平,恢复B超下胆囊正常形态,证实了健脾利胆片具有健脾利胆的确切作用,起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