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认知心理过程试验研究
【6h】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认知心理过程试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脉诊理论及应用的现况调查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现况调查研究

(一) 研究对象

(二) 纳入标准

(三) 排除标准

(四) 研究方法

三、 结果分析

(一) 临床医师群体调查问卷结果

(二) 中医大学四年级学生群体调查问卷结果

(三) 中医临床实习医师群体调查问卷结果

(四) 三个调查群体对调查问卷中相同问题回答比较

四、 结论

(一) 临床医师群体调查结论

(二) 中医大学四年级学生、中医临床实习医师群体调查结论

(三) 三个群体对相同问题回答的调查结论

五、 讨论

(一) 临床医师群体结果讨论

(二) 中医大学生四年级群体及中医临床实习医师群体结果讨论

(三) 三个群体对相同问题调查结果的讨论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认知心理过程试验研究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基础

(一) 脑电图的应用

(二)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基础

三、 试验研究

(一) 研究对象

(二) 纳入标准

(三) 试验干预

(四) 研究方法

(五) 伦理学问题及处理

四、 一般资料分析

(一) 性别

(二) 年龄

五、 结果分析

(一) 对照组与试验组脉象评定成绩比较

(二) 对照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1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三) 对照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四) 对照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1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五) 对照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六) 试验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1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七) 试验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八) 试验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1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九) 试验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十) 两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1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十一)两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十二)两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1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十三)两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 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的变化

六、 结论

七、 讨论

(一)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特点一——建立脉象情景记忆

(二)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特点二——建立有效脉诊触觉表象

(三)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特点三——重视手指的感觉功能

(四) “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特点四——增强“注意”功能

八、 结语

(一) 本研究创新点

(二)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 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 1

参考文献

综述 2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传统脉诊教学方法的不足制约了脉诊的学习、传承及客观化研究,建立一套有效的脉诊教学方法势在必行。通过现况调查,发现传统脉诊教学的不足;通过脑电试验进行脉象信息认知过程的研究,为“诊脉需启动情景记忆”假说提供客观依据,为脉诊教学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方法:1.脉诊理论及应用的现况调查研究:设计针对临床医师、中医大学四年级学生中医临床实习医师三个群体的调查表,问卷回收后,将问卷问题及答案进行编码并登记,将调查原始结果录入数据库,对调查问卷的封闭式问题进行统计学分析。2.“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认知心理过程试验研究:设立对照组与试验组,分别对其进行“传统脉诊教学方法”强化训练和“脉象要素训练”教学方法的干预,比较两组的脉象评定成绩,并通过脑电试验研究,采集每组受训者诊脉前后、组间16个导联上4个频段功率谱平均值,采用t检验及卡方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现况调查通过三个群体的脉诊理论及应用的现况调查研究,发现传统脉诊教学方法存在不足,并影响了三个群体的脉诊学习、脉诊水平的提高。2.脉象评定测试及脑电试验研究(1)两组对标准化病人脉象评定成绩的试验研究两组受训者在接受两种教学方法培训后脉诊评定成绩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试验组在接受“脉象要素训练”教学方法后脉诊成绩(7.00±1.3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40±0.74分)。(2)两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16导联脑电α1、α2、β1、β2四个频段功率谱平均值脑电试验研究对照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不同脑区的α1、β1、α2、β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变化不大;试验组静息状态与诊脉状态下,不同脑区的α1、β1、α2、β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有显著变化,其中α1、α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降低,而β1、β2频段功率谱平均值增加,这些变化集中在额叶、颞叶及枕叶。结论:1.脉诊理论及应用的现况调查研究通过三个群体脉诊理论及应用的现况调查研究,发现传统脉诊教学方法存在不足,需要改革传统脉诊教学方法,增加脉诊实践。2.“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的认知心理过程试验研究“脉象要素训练”脉诊教学方法能取得较好的脉诊教学效果,可以尝试作为一种规范化脉诊教学方法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