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骨性结构参数的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
【6h】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骨性结构参数的特点分析及临床意义

代理获取

目录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 临床资料

(一) 患者组

(二) 对照组

二、 材料与方法

(一) 仪器和材料

(二) X 线摄片和测量内容及方法

(三) 统计学分析方法:

结果

一、般资料分析

二、 不同年龄组各测量值的比较

三、 不同性别测量值的比较

四、 患者组与对照组的各测量值的比较

五、 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两两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讨论

一、 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概况

二、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病因及病理机制

(一) 腰椎间盘的退变

(二) 黄韧带退变

(三) 关节突关节退变

三、 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机制

四、 下腰椎的解剖与其生理特点

五、 下腰椎生物力学特点

(一) 腰椎间盘退变后应力变化

(二) 腰骶角减小后下腰椎应力变化

(三) 腰椎曲度变直后应力变化

(四) 腰背部肌肉对腰椎曲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骨性结构参数特点及临床意义。 方法: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4月期间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脊柱骨科住院及门诊病人中随机搜集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51例作为患者组,于正常健康人群中搜集38例资料作为对照组,在其常规X线侧位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采用统计软件SPSS17版本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数据描述以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及范围表示,将患病组与对照组结合性别、年龄分别进行分组描述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对患者组与对照组及两组中男性组与女性组的各测量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为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患者组与对照组各测量值之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患者组的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平均度数为20.29±8.44度、29.49±8.49度、31.80±7.98度。对照组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平均度数为28.16±8.37度、34.13±6.51度、32.63±7.28度。1.两组各年龄组的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均数之间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两组不同性别间的腰椎前凸角、腰骶角及骶骨倾斜角结合年龄分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患者组及对照组的各测量值及年龄在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3.将患者组与对照组的腰椎前凸角、腰骶角、骶骨倾斜角结合年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并分别进行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骶骨倾斜角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腰椎前凸角及腰骶角有极为显著差异(P<0.01)。两组各测量值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且患者组较对照组显著性明显。
  结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腰骶角、腰椎前凸角较正常人明显减小,腰椎生理曲度减小,腰椎变直。这种变化将加速腰椎退变,甚至导致椎管狭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