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研究
【6h】

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

1引言

2罗特的生平与主要成果

3罗特的主要研究与思想

3.1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素描

3.2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产生

3.3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基本假设

3.4罗特的动机观

3.4.1人性假设

3.4.2行为的动机

3.4.3心理需要观

3.5罗特的人格结构观

3.5.1行为潜能

3.5.2期待

3.5.3强化值

3.5.4心理情境

3.5.5行为预测的基本公式

3.5.6外延概念

3.6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应用研究

3.6.1人格测量

3.6.2临床应用

4对罗特社会行为学习理论的简要评价

4.1理论的贡献与影响

4.1.1别具特色的人格理论的创立

4.1.2促使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发生积极转变

4.1.3认知行为疗法的孕育

4.1.4类化期待问题的启发式研究

4.2理论的局限与不足

4.2.1人格理论视域的偏狭

4.2.2动机研究对期待的中介认知过程认识不足

4.2.3理论建设缺乏内在统一性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该文拟对罗特的社会行为学习理论进行较为系统地梳理、介绍和剖析,以期对我国的心理学史研究、人格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以及教育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当前的教育改革、不良社会行为的预测和干预等提供心理学的学理依据和有益的借鉴与启示.罗特是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界第一个以人为被试的理论家.他反对传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把动物研究的结论推论到人身上的做法,而强调研究处在社会情境中的个体对社会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他把当时美国主流心理学中的两种主要观点——强化观和认知观——结合起来,既强调了外部强化的作用,又认为内部期待决定着人格,从而使他的理论突破了传统学习理论的局限性和狭隘性.罗特采用一种建构论的观点,着意发展了一系列有预测效用的概念.他特别注意概念的精确性,力图使概念含义明确,对每一概念都尝试下一个操作性定义,以便进行有效预测和验证.他将行为变量、认知变量、动机变量以及情境变量融为一体,并以四者的相互关系来分析人格结构,提出预测行为的公式.罗特对控制点和人际信任这两个类化期待概念进行了悉心研究.关于控制点的研究开创了社会心理学中归因理论的先河,引起了心理学各专业领域相关研究的热潮;关于人际信任的研究对社会成员的健康发展有重要启示.这两项研究以及关于两个著名的自陈量表的设计,都显示了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作为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罗特非常重视理论研究的应用价值.社会行为学习理论涉及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