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血浆HMGB1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6h】

血浆HMGB1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形成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1章 前言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1.1 分组

2.1.2 诊断标准

2.1.3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一般情况、人体测量、血液生化等

2.2 主要的试剂和仪器

2.3 研究方法

2.3.1 外周血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2.3.2 HMGB1的检测

2.3.3 颈动脉超声的测量方法

2.4 统计学处理

第3章 结果

3.1 一般临床资料的比较

3.2 超声检查

3.3 血浆HMGB1浓度的比较

3.4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5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第4章 讨论

第5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HMGB1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观察有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血液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 protein, HMGB1)浓度的差异以及HMGB1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和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相关性分析,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的风险因素以及将来可能的治疗方式探索提供证据支持。
  方法:对符合条件的入院患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选取有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67例(观察组)及无颈动脉内中膜增厚者24例(对照组),并对有颈动脉内中膜增厚患者的内中膜厚度进行分级并了解有无斑块形成,同时采集患者的外周血液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分析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HMGB1的浓度;通过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获取一般临床数据,通过统计方法分析比较HMGB1浓度与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和斑块形成有无联系。
  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比较在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和WBC计数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在血脂(Apo-B、Apo-A1、TG、TC、LDL-CHO、HDL-CHO)、hc-CRP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2、轻、中、重度c-IMT增厚者血液HMGB1浓度与对照组比较以及轻、中、重度 c-IMT增厚者相互之间比较,对照组15.27±2.91ng/ml,轻度组22.11±1.65ng/ml,中度组27.63±2.80ng/ml,重度组32.18±3.38ng/ml,差异均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001;有斑块形成者(29.22±4.86ng/ml)和无斑块形成者(19.25±4.29ng/ml)比较,血浆HMGB1浓度有明显差异,P<0.0001。3、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提示,HMGB1、HDL-CHO、TG、Apo-A1、SBP和hc-CRP是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其中HMGB1为主要的危险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0.864(其他均在0.25以内);在校正了其他研究因素后,对HMGB1和c-IMT进行偏相关分析,其偏相关系数=0.298,P=0.008,表明HMGB1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提示HMGB1和c-IMT呈明显的正相关,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r=0.91,决定系数R2=0.828,P<0.0001。4、以有无颈动脉斑块形成为因变量,其他变量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关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现HMBG1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47,P=0.003;标准logistic回归系数=2.956(其它均小于2.5),提示HMBG1对颈动脉斑块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结论:1、有c-IMT增厚者与无c-IMT增厚者比较,血液HMGB1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液HMGB1浓度为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影响因素;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血浆HMGB1浓度成正相关,随着血液HMGB1浓度的增高,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有增加的趋势。2、血液HMGB1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有关,为颈动脉斑块形成的独立影响因素;有斑块形成者和无斑块形成者比较,其血浆HMGB1浓度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