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机激发类型、动机调节方式与创造力的关系
【6h】

动机激发类型、动机调节方式与创造力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部分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第二部分实证研究

第三部分综合讨论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工具(部分)

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展开▼

摘要

动机因素对创造活动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人格的动力组织,一方面通过人格的其它特征影响创造力,另一方面又作为情境中的即时动力直接推动了创造活动的展开。动机激发类型作为儿童周围“重要他人”的一种动机激发取向,对儿童在活动情境中与日常生活中的动机形成及创造力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受自我决定论对个体动机发展的理论与创造力动机因素研究有关理论的启发,本研究使用实验法与问卷调查法,先后以87、334名小学高年级学生为对象,对动机激发类型、动机调节方式与创造力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以下几条主要结论: 1、在任务情境中,自主取向动机激发类型下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各分项表现好于控制取向动机激发类型下学生;动机调节方式为内部调节的学生,其创造性思维的精致性好于外部调节的学生。 2、在动机激发类型上,小学高年级学生中,五年级学生的动机激发类型比六年级学生更趋向于自主;女生的动机激发类型比男生更趋向于自主。 3、在动机调节方式上,五年级学生在外在调节与内部动机维度上的得分都高于六年级;六年级学生的认同调节高于五年级学生;同时认同调节出现了性别和年级之间的交互作用:五年级男生得分低于女生,六年级男生得分高于女生。 4、在创造性思维方面,思维的流畅性、概括性和创造性思维总分上,五年级都高于六年级;在创造性人格倾向方面,女生在冒险性与挑战性上的得分高于男生,五年级学生在想象力和挑战性上高于六年级学生。 5、动机激发类型与动机调节方式之间关系密切,表现为:高度控制型动机激发类型与外部调节的动机调节方式正相关;自主取向的动机激发类型与内部调节的动机调节方式正相关。 6、高度控制的动机激发类型与思维的独创性、好奇心、挑战性正相关,中度控制的动机激发类型与冒险性、好奇心、挑战性正相关,中度自主的动机激发类型与思维的流畅、精致性、创造性总分、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及挑战性正相关;高度自主的动机激发类型与思维流畅性、创造性总分、冒险性、挑战性正相关;外部调节动机与好奇心、想象力正相关;融合调节与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正相关;认同调节与独创思维、精致思维、创造性思维总分、冒险性、好奇心、挑战性正相关;内部动机与思维流畅性、创造性思维总分、冒险性、好奇心、想象力、挑战性正相关。 7、动机调节方式在动机激发类型与创造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具体表现为:内部调节的动机调节方式在自主取向动机激发类型与创造力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本研究的发现为创造力动机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能够为创造力培养与促进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具体方法指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