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浅析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精神追求和现实美感
【6h】

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徘徊——浅析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的精神追求和现实美感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前言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部分:寻找精神的彼岸

一、“原始意象”——寄于幻想

二、直觉美感——趋于表现

三、“天人合一”——归于自然

第二部分:还以生活之本真

一、形色极化中见“真情”

二、理性批判中寻真意

三、不确定中的内在真实

注释说明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发表或参展作品目录

展开▼

摘要

论文阐释了中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在本土传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受到西方文化艺术的强烈影响,在精神追求和外在形态两方面体现出的个性特征,同时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将中国新表现绘画的语言内涵和审美意义贯穿其中,阐述了自己对新表现绘画中隐含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之间关系的体会。  第一部分:主要阐释中国新表现绘画具有双向审美意义的精神追求。以西方精神分析美学为理论基础,以荣格提出的艺术创作的原动力——“原始意象”、“集体无意识”潜能为基点,论述了在新表现画家的艺术创作过程中,“幻想”帮助他们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转换,“集体无意识”潜能使他们的作品具有一个群体的集体的崇高精神;以克罗奇的“直觉即表现”理论为依据,论述了新表现主义绘画中精神与直觉,与艺术美感之间的关系,重视“精神存在”的特征;通过论述中国传统美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在新表现主义作品中的体现,表达了新表现画家对自然、对和谐的审美和现实追求。  第二部分:通过阐释新表现主义绘画的主要形态语言特征,反映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状态,从个人理解的角度论述了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内在情感真实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新表现主义绘画作品中的体现。通过论述新表现主义绘画在西方新表现主义的影响下在外在形态语言上表现出比较极端化的倾向,展现了新表现主义绘画注重内在真实的情感化特征;艺术作品的内容和语言充分体现了个人欲望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反映了新表现主义绘画具有的理性批判的特性;表达画家不自觉地进行理性超越的内在意义;作品展现了当代人的生存本质——偶然性,不确定性,以及画家的心理状态,表达了画家希望通过艺术作品明确自我和自我价值的真实愿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