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反叛的悲壮与隐忍的乐观——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形象的原型解读
【6h】

反叛的悲壮与隐忍的乐观——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形象的原型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引言

第一章 “神话-原型”理论初探及其借用

第二章 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形象的神话-原型解读

第三章 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原型”意义背后的中西文学精神发微

第四章 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的共同诗心与对话基础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希腊人那里有一个术语:Mnemosume,意为记忆,同时也指神。他们认为在“神”的身上蕴涵着人类“记忆”的本质,而神话就成为保留民族记忆的物质载体。“原型”既源于神话,又为神话提供了具有语法意义的深度模式,同时更以象征隐喻的模式,贯穿于以神话为开端的整个文学创作的始终。因此,从“神话-原型”的角度解读神话形象既能从根源处挖掘其性格的深层蕴涵,又能把握其精神延续之脉络。火,作为整个人类文化的基石,它的发明与使用揭示了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在希腊与中国这两大文明古国的神话体系中都有关于“火如何走向人类”的生动记载,在两则神话各具鲜明色彩的叙述中凸显了分别代表希腊与中华民族理想范式的英雄人物——悲壮反叛的普罗米修斯与乐观隐忍的燧人氏。本文即拟从神话-原型的角度对这两个形象进行一种深层意义上的解读,从根源处把握其性格特质以及二者在各自文学传统中精神延续的脉络。 第一章,整体上对“神话-原型”理论有一个把握,借用弗莱等批评家的理论框架,阐明神话与原型的某种同构关系——神话是原型之来源,神话以原型的形式存在于文学创作的整体品格中;某种程度上,“神话-原型”理论为整个文学实践提供了一套具有语法意义的深度模式。本文借用这个理论视角,希望实现双重的意义:一方面,力图对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的形象本身有一个深入的把握;另一方面,以此为线索,考察两个神话形象在各自文学传统中的原型意义。 第二章,在“神话-原型”理论框架的支撑下,进入对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形象蕴涵解读的具体操作中。本文选择埃斯库罗斯的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与袁珂在《中国神话传说(上)》中对燧人氏神话的整理为叙述文本,将行动的、反叛的、冲突的、悲壮的希腊盗火神普罗米修斯的形象概括为一种“悲剧性格”;而燧人氏作为与普罗米修斯相对照而存在的一面“镜子”,抽取核心质素,将其形象定义为一种“喜剧性格”:稳健而内向,隐忍而乐观,与“天道”、“人道”始终和谐相处。在将二者的形象性格进行重点论式的概括后,按照原型理论宏观把握的视域,本文论述范畴亦必然地转向以神话为开端的更大范围的文学实践中,发掘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在各自文学传统中所具备的“原型”意义。同时,二者的性格蕴涵的内质又与后世具体的文学情境相结合,通过“置换变形”,达到多义性与承继性的统一。 第三章,进一步阐发开去,对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原型”意义背后的文学精神作一个哲学、文化意义上的考察。由“火”这同一母题而衍生成为分别具有悲壮反叛与乐观隐忍之精神蕴涵的不同神话主题,这其中相异的价值取向折射出中西方各具特征的集体无意识与民族心理沉淀。普罗米修斯与作为其对立面的宙斯,二者构成一个对立式格局,集中体现了西方文学带着浓厚二分哲学意味的思考以及人与自然、他人、自我相冲突的蕴涵反叛品格的悲剧精神;而在中国神话体系中,同为叛神的鲧、共工、蚩尤却成为顺天合势的燧人氏、黄帝的陪衬、附庸,成为著名的反面教材,这也从某种角度折射出中国文学伦理型的隐忍情怀与天人合一的内在品格。在这一部分里,本文试图努力将文学精神置入大的文化文本语境中,对其成因略作考察。 第四章,表层地看,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的形象性格差异如此巨大,以至成为向相反方向延伸的两极;但这两个原型人物之所以具备可比性,还因为二者同时存在于更大的一个“人类共同体”的坐标系中,在这个角度上,二者具备了共同的诗心与对话之基础。一方面,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同为希腊与中国两个民族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神话人物原型,均表达了他们对人与世界、他人、自我的形象化认知,同时,希腊先哲与中国古人借助这两个形象通过“恐惧净化”或伦理引导的方式发挥各自的文学功用。另一方面,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是一个完整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不同侧面,二者皆应将“他者”看成对“自我”的一种参照与互补。 综上,本文借用了“神话-原型”这一理论框架,试图对普罗米修斯与燧人氏两个各具性格特质的神话形象进行一次深入挖掘,分析其原型意义与置换变形后的精神延续,并兼及二者的共同诗心与对话基础,以期完成一次比较文学意义上的批评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