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两个侧耳属食用菌解剖学性状及胞外酶活性变化比较
【6h】

两个侧耳属食用菌解剖学性状及胞外酶活性变化比较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文献综述

1担子菌纲食用菌的形态结构及生活史

2食用菌胞外酶研究进展

3侧耳属概述

4姬菇、鲍鱼菇概述

第一部分姬菇和鲍鱼菇解剖学性状比较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第二部分姬菇和鲍鱼菇省长期间八种胞外酶活性变化比较

1、实验材料

2、实验方法

3.实验结果

4.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硕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姬菇、鲍鱼菇均为侧耳属食用菌,都具有担子菌共有的解剖学特性。二者的营养类型均属异养生物,靠分泌多种胞外酶将周围环境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水解成小分子物质,供菌丝细胞生长。 本文分别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及生长期间八种胞外酶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姬菇、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菌盖形状相似颜色也接近,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都是白色。而姬菇菌丝生长快、浓密,鲍鱼菇菌丝能产生分生孢子。姬菇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在酶活性变化实验中用瓶栽法培养了姬菇和鲍鱼菇并在各个生长期即:菌丝长至1/2瓶、菌丝满瓶、原基期、幼菇期、开伞期、菇潮间期,分别测定了胞外CMC酶(羧甲基纤维素酶)、FP酶(滤纸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HC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果胶酶、漆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显示二者均具有完整的胞外纤维素酶系,均能测出这八种胞外酶活性。其胞外CMC酶、FP酶和HC酶活性变化趋势大致相同,在菌丝生长阶段活性较低,原基形成后迅速升高,在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均有酶活性高峰出现,子实体成熟后,酶的活性迅速下降,回到了原基期的水平。姬菇和鲍鱼菇的胞外漆酶、过氧化物酶、淀粉酶、果胶酶和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姬菇的胞外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趋势与其CMC酶相似,鲍鱼菇的胞外β-葡萄糖苷酶活性变化平稳,在5.04~8.89U之间波动。姬菇的胞外漆酶在菌丝生长期活性较高,并在满瓶时达到了高峰,其他时期在0.12-0.15U间变化不大,鲍鱼菇漆酶酶活性在0.1-0.17U之间较平稳无活性高峰出现。姬菇过氧化物酶在菌丝生长期活性较高(0.43U),鲍鱼菇过氧化物酶活性始终较低在0.01-0.06U之间变化平稳。姬菇淀粉酶和果胶酶整个生长期变化较小,而鲍鱼菇这两种酶在原基期均有活性高峰出现。

著录项

  • 作者

    初洋;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细胞生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杨桂文,倪新江;
  • 年度 200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担子菌纲;
  • 关键词

    食用菌; 姬菇; 鲍鱼菇; 胞外酶活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