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金华市公共场所控烟策略研究
【6h】

金华市公共场所控烟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研究方法

1.3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1.3.1观察对象及抽样方法

1.3.2问卷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1.4调查方法及内容

1.5资料的收集整理及统计分析方法

1.5.1资料的录入与审核

1.5.2统计软件与统计分析方法

第二章 文献研究

2.1烟草烟雾有害成分分析

2.2吸烟和被动吸烟的危害

2.3其它国家公共场所控烟的成功经验

2.3.1其它国家公共场所禁烟的立法

2.3.2公共场所实施禁烟后的变化

2.4我国公共场所控烟立法现状

第三章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现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政策措施存在的问题

3.1.1缺乏处罚措施

3.1.2禁烟场所重点不突出

3.1.3缺乏部门之间协调机制

3.2现有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政策措施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3.2.1政府

3.2.2主管部门

3.2.3公共场所主办者

3.3现场观察结果分析

3.3.1调查场所基本情况

3.3.2公共场所禁烟规定

3.3.3公共场所吸烟状况

3.4成人拦截调查结果分析

3.4.1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3.4.2被调查者烟草烟雾接触情况

3.4.3被调查者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情况

3.4.4被调查者吸烟情况

3.4.5对公共场所实行禁烟的态度

3.5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3.5.1学生基本情况

3.5.2学生吸烟情况

3.5.3学生烟草认知情况

3.5.4学生被动吸烟情况

3.5.5学生在学校获得烟草知识的情况

第四章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策略

4.1公共场所控烟的作用意义

4.1.1公共场所吸烟侵犯不吸烟者健康权益

4.1.2公共场所禁烟与和谐社会

4.1.3公共场所禁烟能降低安全风险,节约社会成本。

4.2对完善公共场所控烟措施的政策建议

4.2.1在全社会树立公共场所禁烟的大卫生观念

4.2.2研究制订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政策法规

4.2.3敦促出台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的政策

4.3加强控烟能力建设

4.3.1提高为吸烟者提供戒烟的服务能力

4.3.2提高对青少年吸烟行为的干预能力

4.3.3提高健康教育的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表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开展公共场所被动吸烟监测,了解金华市各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相关政策的实施及执行情况;分析评价现有相关政策措施的可行性、适用性:了解成人被动吸烟的暴露情况,以及对被动吸烟的认知、态度及其对行为的影响,提出适合当今社会及金华市实际情况又能有效实施的公共场所控制吸烟策略,减少被动吸烟,降低其危害。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对我国、我省及金华市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有关政策规定及相关措施进行分析比较: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车站等候室、商场、医院、学校、政府对外办公楼等6类场所14家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观察各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执行情况;采用偶遇抽样法对进出医院、商场、车站等候室、政府对外办公大楼等公共场所的成人以拦截方式抽取555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小学、初中、大学各1所学校的375名学生以匿名自填调查表方式进行调查。 结果:研究发现,《金华市区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暂行规定》存在:缺乏处罚措施、禁烟场所重点不突出、多部门合作机制尚未形成等问题。执行中由于政府重视不够、部门监管乏力,缺乏控烟经费等原因公共场所控烟效果不理想,14家被观察的公共场所中有10家为《暂行规定》中规定的禁止吸烟场所,有9家单位贴有禁烟标志,但只有4家单位自定为禁烟场所。 调查发现,被调查对象烟草烟雾的接触严重,被动吸烟率为86.13%、85.77%的家庭室内可以吸烟,89.79%的娱乐场所室内可以吸烟,62.16%的工作场所室内可以吸烟。对被动吸烟危害的知晓率较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对危害程度估计不足;被调查者支持医院、学校、公用交通工具全面禁烟比例较高。青少年尝试吸烟率达到18.13%,小学生尝试吸烟率为6.90%,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青少年尝试吸烟率逐步上升,大(中)专学生尝试吸烟率高达34.13%。被动吸烟危害严重,最近7天内,有38.30%和36.5%的学生在家中和家外边受到烟草烟雾接触。同时发现86.90%的学生见过教师在校吸烟。 结论:本研究认为要在公共场所有效禁烟必须发挥各级政府的主导作用,尽早出台全国性禁烟法律法规。同时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改已有的地方性法规,提高其权威性:一突出重点控烟场所;二明确控烟责任制:三争取舆论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