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个案
【6h】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基于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的个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

三、“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基本要素

四、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机制

第二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必然性与积极意义

一、“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出现的必然性

二、“订单式”培养的积极意义

第三章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滨州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订单式”培养的个案剖析

一、滨州市技术学院实施“订单式”培养的个案介绍

二、滨州市滨城区技工学校实施“订单式”培养的个案介绍

三、对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订单”培养的反思

第五章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对策和建议

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新的应用技术的不断产生,企业在进行产品升级换代和技术革新时迫切需要大量能应用新技术、使用新设备的技能人才,与产业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教育又一次成了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在我国,为了避免人才选择的盲目性,一些企业经营者越来越倾向于采取“订单”方式培养人才,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人才收益。与此同时,中等职业教育也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与模式,在客观上已经能够满足企业的要求,为定向培养人才提供“订单”教育服务。 所谓“订单式”培养,就是学校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与用人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签订学生就业订单,并在师资、技术、设备等办学条件方面合作,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对于职业教育实现从传统教学体系到现代教学体系的转变,提升学生的能力素质、技术素质和职业素质,解决学生的就业问题等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并已逐渐得到社会的认可。 本文以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的个案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法、访谈法,在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订单式”培养模式产生的理论基础、特征、以及实践意义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推广“订单式”培养的实施效果、取得的经验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意在进一步完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丰富其理论内涵,为社会输送合格的技能人才,推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全面改革。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在于,总结了滨州市中等职业教育“订单”培养的基本模式与经验: 1、开展企业调研,选择合作单位。 2、签订校企合作的“订单”培养协议。 3、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4、组织学生。 5、开展“订单”教学。 6、毕业生的优选录用。 7、学生实习与就业安置。 同时,结合滨州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完善“订单”培养的几点措施: 1、发挥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协调、监督作用,为“订单”培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转变职业教育办学观念,加快职业教学改革是推行“订单”培养的根本保障。 3、企业的大力支持是参与“订单”培养的基本要求。通过政府、学校、企业的积极配合,建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和运作的长效机制,发挥职业教育面向市场、服务企业的教育特色。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