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护理本科生的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的关系
【6h】

护理本科生的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文献综述与问题的提出

1护生临床实践行为的内涵、评价及相关研究

1.1临床实践行为的内涵

1.2临床实践行为的评价

1.3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因素

2动机研究的理论简介

2.1心理控制源理论

2.2成就目标定向理论

2.3心理控制源与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

3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

4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5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三研究目的和假设

四 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2研究程序

2.1考察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

2.2探讨护生的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的关系

3数据处理

五 研究结果

1 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自评与他评的一致性检验

2 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得分状况

3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的相关性分析

4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对临床实践行为的回归分析

5成就目标定向在心理控制源与临床实践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六讨论

1护生临床实践行为自评与他评结果具有一致性

2护生的临床实践行为状况

3护生的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的关系

七结论

八 本研究对护理教育的启示

九研究局限

十需进一步完善和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拟探讨护理本科生的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与临床实践行为的关系,并考察护生自评与带教老师评价是否存在一致性,旨在为护理教育提供参考和依据。 本研究以实习阶段的护理本科生为对象,首先采用护理本科生自评和临床带教老师他评相结合的方式考察了《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评价量表》用于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结果的一致性。进而采用护理本科生自评的方式考察了临床实践行为及其与心理控制源、成就目标定向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 1、护理本科生自评与临床带教老师评价在总体上存在较好的一致性。 2、护理本科生临床实践行为在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行为表现较好,认知领域行为表现相对较差。 3、内控性与临床实践行为存在正相关,并且还可通过影响掌握接近目标定向间接影响临床实践行为;有势力他人与临床实践行为存在显著负相关。 4、掌握接近目标定向和临床实践行为显著J下相关,成绩回避目标与临床实践行为呈显著负相关。 5、掌握接近目标定向在内控性对临床实践行为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研究建议教师应注意引导护理本科生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进行积极的归因,同时培养学生适应性的目标定向,尤其是掌握接近和成绩接近目标定向,以帮助护生改善临床实践行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