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杜牧诗歌的江南情结
【6h】

杜牧诗歌的江南情结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引言

第一章杜牧的江南生活经历

第一节第一次江南经历(828-835)

(一)在洪州、宣州沈传师幕中(828—833)

(二)在淮南牛僧孺幕中(833—835)

第二节第二次江南经历(837—839)

(一)短暂的扬州之行

(二)再幕宣州

第三节第三次江南经历(842—848)

(一)出任黄州刺史(842—844)

(二)出任池州刺史(844—846)

(三)出任睦州刺史(846—848)

第四节第四次江南经历(850—851):出任湖州刺史

第二章杜牧的江南诗歌

第一节怀古咏史诗

第二节写景记游诗

第三节狎妓诗

第四节咏怀诗

第五节唱和寄赠诗

(一)寄与家人的诗歌

(二)与朋友寄赠唱和的诗歌

第三章江南区域文化对杜牧及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对诗人性情气质的影响

第二节对诗歌创作的影响

余论

附:杜牧江南游历仕宦简表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杜牧作为晚唐诗坛的翘楚,受到历代学者的推重,但研究范围往往侧重于单个作品的解读与赏析,个别题材和体裁的研究,与其他诗人的比较等等,对于杜牧诗歌的江南情结这一论题尚未系统全面地论及,本文即以此为题,从杜牧在江南的生活经历、诗歌创作以及江南文化对杜牧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系统探讨与研究。 笔者将杜牧在江南的生活经历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大和二年(828)至大和九年(835),这段时期内,杜牧辗转于洪州、宣州沈传师幕中和扬州牛僧孺幕中。第二阶段从开成二年(837)至开成四年(839),期间,杜牧有一次短暂的扬州之行,主要是探望患有眼疾的弟弟杜顗,而后迫于生计问题供职于宣州崔郸幕中。第三阶段,会昌二年(842)至大中二年(848),杜牧先后任黄州刺史、池州刺史、睦州刺史。这一时期,杜牧不仅迎来了诗歌创作的高峰,在政治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赢得百姓的爱戴。最后一个阶段,大中四年(850)至大中五年(851),出任湖州刺史。 杜牧在江南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诗歌,这些诗歌不仅数量众多,在内容上也是包罗万象,既有短小精悍、视角独特的怀古咏史诗,又有清新俊爽、意境深远的写景记游诗;既有情感真挚、怜香惜玉的狎妓诗,又有感怀时事、自伤不遇的咏怀诗。此外,还有大量表达与亲友情真意深、休戚与共的唱和寄赠诗。同时,这些江南诗歌在艺术上也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晚唐诗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对后世影响深远。 江南生活经历对杜牧的性情气质和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江南一带清新的自然环境、浪漫主义的审美传统、以及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使杜牧凸显出多愁善感、俊逸洒脱、放纵浮薄的性情气质;另一方面,江南地区秀美的自然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影响了杜牧的诗歌创作,不仅为其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还使其诗歌呈现出清新俊逸、色彩鲜明、用典丰富的特点。此外,江南一带在地理位置上远离政治中心,这就为诗人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创作环境,客观上促进了诗人的诗歌创作。 为了便于论文的撰写,整理了一份杜牧江南游历仕宦简表(有明确编年和前人考证系年的诗歌也列入其中),附于论文之后。这份简表使杜牧在江南的经历和诗歌创作更加直观、清晰。同时希望它对杜牧研究有所帮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