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古代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典范:当代美学视野中的张衡
【6h】

中国古代科技与人文结合的典范:当代美学视野中的张衡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 论

第一节 张衡研究状况综述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和问题界说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方法

第四节 本文的创新点及逻辑框架

第一章 张衡科技活动中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追求

第一节 张衡的科技思想及仪器制造

第二节 张衡科技思想及仪器制造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追求

第三节 张衡科技论文中的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统一

第二章 张衡文艺活动中的科技内容和科技精神

第一节 张衡的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

第二节 科技内容对张衡文艺创作的丰富

第三节 科技精神对张衡文艺活动的影响

第三章 张衡成就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张衡成就卓越的原因

第二节 张衡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第三节 张衡成就的历史局限性

第四章 张衡研究的当代意义

第一节 科技与人文的关系

第二节 张衡研究对推进实现科技与人文融合统一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在早期漫长的人类历史中,科技与人文两者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然而,随着现代性的突显,科技与人文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渐由统一走向分裂。现代社会中科技的迅猛发展无疑带来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伴随着科技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种种福祉,科技在人类生活中日益占据主要甚至中轴地位。科技的步步强势使人文日益边缘化,甚至发展为二十世纪以来科技与人文冲突、对立的局面。科技与人文的疏离乃至对立,造成了科技的异化现象,在科技迅猛发展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可忽视的负面效应,造成人类自身生存的危机,严重影响了整个社会的正常秩序。一切似乎都在应验英国科学家皮尔逊(K。Pearson)的责难:科学的成长消灭了生活的美和诗意。科技与人文的长期分裂、对立不仅带来了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而且由此产生的文理学科分化,也导致了现代教育体系和现代人思想、学术体系的不完整,我们不敢想象没有人文素养、人文终极关怀引导的科学家人性的堕落会给人类带来多么大的危害。瓦托夫斯基(Wartofsky M。)曾直接指出过这种危险,“某些科学家与其在人类共同体中的根源相脱离,已经在我们当代的文化中造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危机。”①20世纪中叶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科技与人文的分裂、对立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国内外有识之士开始反思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处理科技与人文的关系问题,成为当代美学视野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人文学科组成部分的文学艺术领域,艺术以其超功利性最典型地体现了人文精神,因此,科技与人文的关系又可以表述为科技与艺术的关系。
  21世纪以来,虽然我国从国家方针、政策的层面提出了科技与人文协调发展的目标,但要真正做到二者的融合统一则任重道远,需要多方面、全方位的探索和实践。因此,如何解决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的关系问题,既需要从学理上立足于当下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也需要回溯历史,总结有益的历史经验,开掘丰富的历史资源,特别要总结挖掘中国古代的历史资源,吸取智慧和经验,来指导当代的发展。西方历史早期的古希腊时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是科技与人文原始统一的时期,这时产生了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狄德罗等一批百科全书式的哲人。由于所处历史、文化的不同,中国古代曾出现过重人文轻科技的偏颇,历来被认为几乎没有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尤其是宋代以后,文人化程度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文官制度得以确立,更是很难出现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因此,总结开掘我国古代成功的历史资源就显得更为必要和重要。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学发展史,则不难找到一位在文人化之前出现的既有突出的科技贡献又有卓越的文学修养的文理兼综的全才——张衡。在科技方面,张衡继承和发展了汉代天文学“浑天说”并建构起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制作了浑天仪、候风地动仪等机械仪器;在文学方面,张衡是汉赋四大家之一,既创制了“大赋之极轨”,又开创了“抒情小赋之先河”,还创制了新体七言诗,促成了东汉赋学理论的变化和汉末魏晋美学思潮的演变。除上述主要成就外,张衡还在古文经学、史学、绘画①诸方面皆有声誉。张衡不仅在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领域皆有卓越的成就,而且还能融通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两大领域,使科技创新与文艺创新互动互促,总之,在张衡身上,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鸟瞰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文化史,在科技与文艺两大领域都有所建树,而又能融通“两大科学领域”的跨学科人才,似乎唯有张衡一人。因此,郭沫若盛赞他“如此全面发展之人物,在世界史上亦所罕见”(《张衡墓题词》)。
  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张衡的科技、文艺成就以及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在张衡身上的结合,为正确处理当代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的关系,促使二者协调发展、有机统一,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从而为我国当代国家和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为当代人提供学习的楷模,最终使我国走向完美的社会,使当代人走向完美的人。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导论之后分为四章:
  导论部分对张衡的著作进行了简要梳理,概述目前学界张衡研究的状况,并对本文研究的主要概念和主要问题进行界说,进而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以及创新点和逻辑框架。
  第一章从科技思想和仪器制造两个方面对张衡的科技成就进行研究,探讨张衡科技思想和仪器制造中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追求。本章主要从科技思想及仪器制造的人文内涵,科技思想及仪器制造的审美追求,科技论文中科学性和文学性的统一三个方面探讨张衡科技活动中的人文内涵和审美追求。
  第二章从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两个方面对张衡的文艺成就进行研究,探讨张衡文艺活动中的科技内容和科技精神。本章主要从科技内容对张衡文艺创作的丰富以及科学求实精神、创新精神对张衡文艺活动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科技内容和科技精神对张衡文艺创作的影响。
  第三章试图对张衡的成就进行客观的历史评价。本章分析了张衡成就卓越的原因,张衡成就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张衡成就的时代局限性。
  第四章探讨了张衡研究的当代意义。本章分析了在当代美学视野中对张衡身上科技与文艺结合的成就进行研究有助于为当代正确处理科技与人文、科技与艺术的关系提供历史经验和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