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试论迪安·艾奇逊与《美中关系白皮书》
【6h】

试论迪安·艾奇逊与《美中关系白皮书》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第一部分 艾奇逊的生平

(一)个人简历

(二)思想状况:

(三)政治背景

第二部分《美中关系白皮书》发表的背景

(一)1948 年以前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及影响因素:

(二)美国政府的脱身政策:

(三) 、杜鲁门、艾奇逊为开脱侵华政策失败之责,平息院内外的批评攻击,决心公布历史文件。

(四)国民党已接近垮台,此时发表无关大碍。

第三部分 结合白皮书的内容谈艾奇逊在《白皮书》制定中起的作用、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一)准备工作及发表:

(二)内容:

(三).艾奇逊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第四部分 《美中关系白皮书》的评价

(一)以毛泽东五评“白皮书”为代表的共产党的评价:

(二)国民党的评价及应对:

(三)美国国内各派对《白皮书》的评价:

第五部分 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

摘要

1949年新中国成立是重大的历史转折,此时的《美中关系白皮书》真实的反映了美国此前特别是国共对抗时期的对华政策。
  迪安·艾奇逊(1893~1971)律师出身,曾任美国的财政部长。1941年以来任助理国务卿,1949年到1953年继马歇尔任杜鲁门总统的国务卿。任职期间,对于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杜鲁门出身低微,是个典型的平民政治家。马歇尔、艾奇逊和哈里曼对其影响很大。特别是艾奇逊因其出色的才能受到赏识。
  1945年二战结束以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美苏成为两极。受意识形态、利益因素的影响,美苏开始冷战。此时中国解放战争时期的国共对抗逐渐纳入冷战体制。美苏关系对于美国对华政策意义重大。美国的对华政策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经历了从扶蒋容共、避免内战到扶蒋反共、支持内战的演变。其中,赫尔利、马歇尔。、魏德迈和司徒雷登都做过调停,但是都没有避免国共内战的发生,而且都没有改变国民党失败的命运。1948年,面对国内舆论的焦虑和国民党日益衰落的形势,美国想从中国脱身。主要政策有:召回驻华军事顾问团、拒绝向国民党提供新的援助,编制《美中关系白皮书》;
  白皮书的编写,有其深刻的根源。1945年—1949年美国的对华政策是白皮书发表的重要依据;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是发表白皮书的原动力;开脱侵华政策失败之责,平息院内外的批评攻击,决心公布历史文件是主要原因;国民党即将垮台,此时发表无关大碍是白皮书的重要时机。在这种情况下,编写白皮书是为了应对共和党的诘难。应对院外援华集团的攻击,以及亲蒋议员的反对。然而白皮书编写后,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引起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的强烈谴责,认为白皮书恰好揭露了美国对华政策的帝国主义本质,确立了当时对帝国主义斗争的战略与策略思想,从理论上进一步阐明了中国革命发生和胜利的原因。同时也引起了国民党人的强烈反对,认为美国的这种行为无异于落井下石。但此时蒋介石集团为了继续寻求可能的援助,并没有和美国决裂;顾维钧积极在美国争取援华集团的支持。军方和共和党也反对此时发表白皮书。艾奇逊1949年担任国务卿,此时蒋政权垮台,这都使艾奇逊成为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势必会被看做是美国对华政策的代言,受到批判。
  美国扶蒋反共遭到失败的原因很多:意识形态因素的偏见。党派斗争的影响。对中国形势的无知。对中共力量的忽视。舆论的误导等等。美国对华政策特别是白皮书的编写是一个整体工程,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仅仅批判艾奇逊一个人是不公正的。此外,艾奇逊同新中国建立非敌视关系也做出了努力。但由于美国先前援蒋内战在中国造成了仇美情绪、国会内外亲蒋势力也与他为难、加上他本人的反苏反共革命观念限制了他的对华现实政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