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6h】

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发展的分析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短跑运动项目的研究现状分析

1.3 竞技能力的概述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的选取

2.2 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模糊综合评价的基本理论及 SPSS 软件介绍

3.2 影响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的综合评价

3.3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指标体系的特征分析

3.4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心理能力调查与分析

3.5 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训练特征分析

3.6 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各结构要素的影响分析

3.7 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特征分析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一

附件二

附件三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田径短跑运动是典型的体能类速度型项目。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是其取得运动成绩的内因,是在竞技过程中不同表现形式与作用的体能、机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的综合表现。现代田径运动技术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利用人身自身的运动技能创造出最大的专项运动成绩,全面提升运动员自身的竞技能力,注重运动员自身能力的优化与提高,这符合现代田径运动技术的发展要求。同时,青少年运动员训练是训练过程中的基础阶段和基本阶段,要尊重训练客观规律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生理规律,寻求科学训练理论,坚持科学化训练,不断探索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新理论、新方法。
  本研究主要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广泛征求专家意见和数轮专家调查的基础上,从31项初始指标中筛选确定了身高、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下肢长/身高(%)、踝围/跟键长(%)、肺活量/体重、30米行进间跑、60米起跑计时、血乳酸(安静,最高强度)、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3公斤)、100米计时跨步跳、300米跑等12项初选指标,作为最后的测试指标,进行分析研究。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因子分析法、灰度关联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从系统论的多维角度出发,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竞技能力训练学特征进行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得出以下研究结论:
  1、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综合表现为身体形态以及在训练和比赛中表现出来的生理机能、运动素质、专项技战术和心理品质的综合水平。
  2、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训练特征从身体形态、运动素质和生理机能3个层面,7个指标来反映。它们是:60米起跑计时、踝围/跟键长(%)、下肢长/身高(%)、肺活量/体重、3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
  3、7个典型指标对青少年女子短跑成绩的贡献大小是:60米起跑计时>踝围/跟键长(%)>下肢长/身高(%)>肺活量/体重>300米跑>立定三级跳远>后抛铅球;竞技能力分类指标对专项成绩的贡献大小是:身体形态>运动素质>生理机能>专项技术>心理素质。
  4、研究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对身体形态有很高的要求,在选材时应重视形态指标的要求,特别要注重运动员下肢形态的选材。
  5、心理素质是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中调查结果表明,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心理素质处于较高的水平,应充分认识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性。
  6、竞技能力具有非均衡性、双表现性及表现的多元性和非线性特征,对青少年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评价应该结合不同训练阶段的特点,全面进行评价。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