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6h】

无缝隙政府理论与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 1 章 导 论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第 2 章 无缝隙政府的基本理论

2.1 无缝隙政府的概念与内涵

2.2 无缝隙政府的基本内容

2.3 无缝隙政府与政府再造

第 3 章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3.1 电子政务产生的背景

3.2 电子政务的内涵和实质

3.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

3.4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 4 章 无缝隙政府理论指导下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

4.1 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

4.2 电子政务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作用

4.3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思路

第5章 结论

注 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及参加的项目

致谢

展开▼

摘要

拉塞尔·M·林登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共部门革命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缝隙政府理论。无缝隙政府理论是一种适应顾客社会、信息时代要求的新的政府再造理论,它以顾客导向、竞争导向、结果导向为核心价值,以创建面向顾客、服务公众、提升政府的效率和服务质量为宗旨。近几年来,随着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方式——电子政务。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发展较慢,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问题,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力求通过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分析与研究,按照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要求,针对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参考国外电子政务建设的研究状况,阐述了无缝隙政府与电子政务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分析了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以及电子政务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作用,并根据无缝隙政府与电子政务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思路。
  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着重论述了无缝隙政府的基本理论;第二部分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产生的背景、内涵和实质以及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主要无缝隙政府理论指导下的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包括无缝隙政府理论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启示、电子政务对无缝隙政府理论的作用以及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基本思路;第四部分部分是结论,充分借鉴无缝隙政府的基本理论,根据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扬长避短,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