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戴震《方言疏证》研究
【6h】

戴震《方言疏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一、戴震与《方言疏证》

二、 《方言疏证》的研究概况、研究价值、研究方法

第二章 戴震《方言疏证》文字研究

一、俗字分析

二、古书用字分析

第三章 戴震《方言疏证》训诂研究

一、因声求义

二、词义分析

第四章 戴震《方言疏证》校勘研究

一、戴震《方言疏证》校勘成就

二、 《方言疏证》校勘的影响和不足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戴震是清代著名的考据学家、训诂家,有多种著作存世,如《方言疏证》、《尚书义考》、《仪经考正》、《大学补注》、《尔雅文字考》、《孟子字义疏证》等,对我们研究清代的小学发展和成就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其中,他的《方言疏证》是清人的第一个《方言》注解本,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戴震的《方言疏证》主要从文字、训诂、校勘等三个角度,对包括了俗字、古今字、假借字、因声求义、词义系统、校勘的原则和内容,校勘的方法等多种问题进行了系统细致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戴震《方言疏证》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校勘、“同音词”、文献学成就等方面,而《方言疏证》的文字研究和训诂研究这两部分至今很少有人涉足。
  本文采取中国传统语言文字学与现代语言学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既吸取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研究成果,又运用现代语言学的有关语义、语用理论,来研究戴震《方言疏证》的注疏成就。我们以此作为研究课题,正可以填补这一空白。本文共分四部分:
  第一章前言。主要论述了研究的对象和方法,包括戴震与《方言疏证》和《方言疏证》的研究概况、研究价值、研究方法两部分。
  第二章戴震《方言疏证》文字研究。包括俗字分析和古书用字分析两部分。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方言》难读,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其古书用字情况复杂,包括古今字、假借字和异体字三部分。戴震《方言疏证》在文字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他重视俗字的搜罗,能够把古代字书中的俗字与《方言》中的俗字放在一起研究,进而破识字义。二是他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对《方言》及郭璞注中众多的古今字、假借字和异体字等古书用字进行了分析,为一些古字找到了相应的今字,识别了部分异体字,破除了假借字,为我们正确的阅读和理解《方言》提供了便利。
  第三章戴震《方言疏证》训诂研究。包括因声求义和词义分析两部分。词是音义结合的产物,音义关系是词汇研究的重要内容。《方言疏证》因声求义研究的内容包括破通假和贯通异形词。因声求义的方法包括同音”、“同声”、“音义同”、“声义通”、“语之转”、“一声之转”、“双声”、“叠韵”等。词义分析部分的内容包括推求引申义、辨析同义词、相因生义、辨析多义词和同字同音词及语源分析。
  第四章戴震《方言疏证》校勘研究。包括戴震《方言疏证》校勘成就、戴震《方言疏证》的校勘原则和方法以及《方言疏证》校勘的影响和不足三部分。我国的古籍文献,经过历代的传抄、刻印、排版等,难免会出现各种讹误、衍脱。虽然戴震在校勘《方言疏证》时,不可避免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他的成就是主要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