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两汉时期的尊老养老传统
【6h】

论两汉时期的尊老养老传统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引言

第一章 汉代儒家、黄老学派与刑律中体现的尊老养老思想

一、儒家的尊老养老思想

二、黄老学派的尊老养老思想

第二章 汉代尊老养老的制度与政策

一、三老制度的尊老养老传统

二、王杖制度的尊老养老传统

三、汉代政策体现的尊老养老传统

第三章 汉代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

一、朝廷举办“养老礼”

二、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尊老养老习俗

三、乐府、民谣、谚语中的尊老养老传统

结语

附 汉代尊老养老表1:

附 汉代尊老养老表2:

参考文献目录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尊老养老传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两汉时期的尊老养老传统,贯穿于两汉时期的制度、政策和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对两汉时期的政治稳定、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尊老养老的传统古已有之,先秦时期就已经发展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之一.夏商周时期形成了一定的尊老养老制度和政策,如周朝的赐物、王杖和养老致仕政策等,给予老年人物质上的生活保障.社会生活方面也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俗,实行“养老礼”,将尊老养老作为一种社会风尚.思想方面,以儒家为代表大力宣扬“孝”,其余各家各派也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尊老养老的思想.
  汉代在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中的尊老养老思想因素对两汉时期的尊老养老传统发挥了重要作用.汉初为了维护政治稳定,巩固自身统治,将黄老思想作为治国思想,黄老学派的思想内涵和黄老代表人物的行为都体现了尊老养老的因素.与此同时,汉代实行了“霸王道杂之”的治国方略,强调法律的作用,赋予尊老养老法律效力,对不尊老、不敬老的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规定,有效地保障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保证尊老养老社会风尚的形成.
  两汉时期在制度、政策方面都有相应的尊老养老规定.汉代实行三老制度,给予“三老”这个老年人的特殊群体一定的物质待遇、朝廷礼仪、政治地位,充分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发挥他们的政治作用.王杖制度是汉代尊老养老制度的另一重要表现,帝王通过“授以几杖”,赋予老年人一定的政治地位,有效地保障他们的物质生活和应得到的礼遇.在尊老养老政策方面,两汉时期继承了先秦时期的赐物、致仕政策,并不断的丰富发展.存问父老,亲自慰问老年人;在赐物的频率和数量上都有很大的提高;减轻或减免老年人或家人的赋税徭役,使老年人老有所养;实行老年官员致仕政策,不仅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并且能够进一步发挥他们的政治作用,保证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
  两汉时期在整个社会层面形成了尊老养老的社会风尚.以政府为表率,举办“乡饮酒礼”、“养老礼”,官员亲自为老年人服务,体现对老年人的尊重和关心.在政府的榜样引导下,百姓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尊老养老的社会礼仪,不仅在衣食住行中给予老年人应享受的待遇和礼仪,同时在老年人去世后,通过一定的丧葬习俗体现对老人的尊重.这些尊老养老的礼仪和社会风尚充分体现在两汉时期的乐府诗歌、民谣和谚语中,证明两汉时期整个社会的尊老养老风尚已经初步形成.
  两汉时期主张“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与尊老养老传统的形成相辅相成,对巩固两汉时期的封建统治、维护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两汉时期尊老养老思想、尊老养老制度、政策以及尊老养老社会风尚进行阐述,以期对当今中国社会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