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6h】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 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一)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

(二)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原因分析

三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研究意义及内涵界定

(一)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研究意义

(二)内涵界定

1.语文素养的相关争鸣和讨论

2.重要概念的内涵界定

四 新课标下语文素养教育对高中语文教师的要求

(一)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教育观

(二)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

(三)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素养

五 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

(一)以课堂教学渗透为中心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

1. 进行字词基础知识积累教育,从汉字中吸取文化

2.开展诵读教育,品味语言之美

3.立足文本,体悟作者情感

4.了解文化常识,增强文化底蕴

(二)由课内向课外延伸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

1.课内课外相结合,扩大阅读视野

2.进行科学的读书方法的指导

3.注重个性化阅读

(三)基于表达与交流的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

1.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有感而发

2.善于发现素材,在写作中抒发真情

3.激发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

4.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正式颁布实行以后,随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语文素养教育的地位正逐渐提升,语文素养教育越来越得到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广大高中语文教师已经充分意识到了这一课题的重要性,并正在积极关注和研究这一课题,同时教师们在实际教学工作和研究中也切身感受到需要较强的理论指导。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因为受到了高考指挥棒的影响,语文素养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又趋向弱化、淡化和边缘化,学生对语言及民族文化的感受力及鉴赏力越来越低,学生的语文素养日渐低下。因而,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很高的理论意义,也有很高的实践价值。 本文参考近年来教育界对“语文素养”培养的思考和实践,利用所掌握的文献资料,结合我国新课程改革下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和国内改革的大背景,论述了在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语文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主要策略。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本从创作时间看来,所占比重较大的是古诗文,其次为现代文。在各位语文专家和名师的著作中,对古诗文、小说、散文和写作等的教学策略论述已经较多。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通过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方面的阐释说明,结合案例分析对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述。 全文共分五部分,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 第一部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及其原因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2.高中学生语文素养现状原因分析。 第三部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研究意义及内涵界定。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研究意义;2.内涵界定。 第四部分,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1.转变和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科学教育观;2.语文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3.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品质素养。 第五部分,论述新课标下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策略,结合案例,通过新课标对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的目标要求,主要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和写作三个方面论述语文素养教育策略。 本文认为,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只有持之以恒,加强实践,进行语文素养教育,实施语文素养教育策略,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民族文化。

著录项

  • 作者

    刘春丽;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波;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课标; 高中语文; 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