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
【6h】

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调节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情绪概述

2.注意灵活性

3.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4.任务难度和情绪对注意的影响

5.认知方式与情绪效应

6.问题提出

7.研究假设

8.研究思路

第二章 情绪材料评定

1.实验一 影片材料的评定

2. 实验二 图片材料的评定

第三章 研究一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实验一 高趋近和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2 实验二 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3实验三 高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4实验四 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条件下的注意灵活性

5 研究一总结论

第四章 研究二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任务难度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五 任务难度对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2 实验六 任务难度对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3 研究二讨论

4 研究二结论

第五章 研究三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认知方式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1 实验七 认知方式对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2 实验八 认知方式对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调节作用

3 研究三讨论

4 研究三结论

第六章 总讨论

6.1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

6.2 任务难度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3 认知方式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

6.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6.5 本研究的局限及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七章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情绪是一种比较复杂、变化迅速的心理现象,它无时无刻不在伴随着、影响着我们。情绪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现象,也是现在心理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情绪影响认知的研究已经扩展到认知加工的各个领域,如知觉、注意、记忆、决策等,并且已经提出了很多情绪影响认知的理论模型,如情绪效价模型、积极情绪扩展—建构理论、情绪动机维度模型等等,这些理论模型从不同的侧面阐述了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在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情绪对注意加工过程的影响。注意灵活性(attentionalflexibility)是一种在需要执行控制的认知操作中适时转换注意焦点的能力。在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的研究中,研究者从情绪效价维度进行的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促进注意灵活性,而消极情绪降低注意灵活性。最近,Gable与Harmon-Jones(2010a)认为情绪对注意的影响是更为复杂的,动机强度高的情绪窄化注意范围,而动机强度低的情绪扩展注意范围。那么,在情绪影响注意灵活性方面是否也符合情绪动机维度模型呢?我们设计了研究一探讨这一问题。在研究一中我们通过四个实验系统研究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前人的研究表明,情绪对认知的影响常常受到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的影响。所以,我们在研究二和研究三中分别研究任务难度和认知方式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影响。实验中我们以大学生为被试,用影片、图片诱发情绪,以隐性注意朝向任务作为注意操作任务。所得结果如下。 (1)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实验一和实验二发现,与低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相比,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下个体的有效性效应值更大,说明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下个体的注意灵活性降低。实验三与实验四发现,与高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和中性情绪相比,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下个体的有效性效应值更小,这说明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下个体的注意灵活性增加。 (2)任务难度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五的结果显示,在注意有效性效应方面,任务难度与情绪动机强度有交互作用,容易任务情境中,与中性情绪相比,个体在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值更大,说明在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下个体的灵活性降低;而在困难任务情境中,个体在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和中性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值无显著差异,说明任务困难时,个体的注意灵活性不受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的影响。实验六的结果显示,容易任务情境中,低趋近动机的消极情绪下显著比中性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值更小,说明在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下个体的注意灵活性增加;而在困难任务情境中,两种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的差异不显著,说明任务困难时,个体的注意灵活性不受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的影响。 (3)认知方式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关系的调节作用。实验七的结果表明,情绪与认知方式在注意有效性效应方面有显著的交互作用,在场独立个体中,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与中性情绪下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场依存个体中,高趋近动机积极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值显著大于中性情绪下。这说明,高趋近动机的积极情绪对场依存个体的注意灵活性影响更大。实验八的结果表明,在场独立个体中,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与中性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值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场依存个体中,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下的有效性效应值显著小于中性情绪下。这说明场依存个体的注意灵活性更容易受到低回避动机的消极情绪的影响。总之,这两项实验结果都显示,认知方式对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 研究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1)在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方面,本实验支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 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对注意灵活性的影响不同,高动机强度的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无论是趋近动机还是回避动机)降低注意灵活性;低动机强度的情绪(无论是积极情绪还是消极情绪,无论是趋近动机还是回避动机)增加注意灵活性,实验证据支持情绪动机维度模型。 (2)任务难度是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间的调节因素。 在容易任务情景中,与中性情绪相比,高动机强度的情绪降低了注意灵活性,低动机强度的情绪增加了注意灵活性,而在困难任务情境中,与中性情绪相比,无论是高动机强度的情绪还是低动机强度的情绪下的注意灵活性,均无显著差异。 (3)认知方式是不同动机强度的情绪与注意灵活性间的调节因素。 对于场独立个体而言,与中性情绪相比,无论高动机强度的情绪还是低动机强度的情绪下的注意灵活性,均无显著差异;而对于场依存个体而言,与中性情绪相比,高动机强度的情绪下的注意灵活性显著降低,低动机强度的情绪下的注意灵活性显著增加。

著录项

  • 作者

    马元广;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李寿欣;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V2;TS9;
  • 关键词

    情绪; 灵活性; 任务难度; 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