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学生的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
【6h】

大学生的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情绪调节策略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2.1基本概念

2.2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2.3问题提出

3总体研究设计

3.1研究目标

3.2研究假设

3.3 被试

3.4研究工具

3.5研究程序

4 结果与分析

4.1大学生在负性学业情绪、情绪调节策略及学业适应上的总体表现及差异比较

4.2 负性情绪、学业适应性与负性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分析

4.3 情绪调节策略在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性之间中介效应检验

5 讨论

5.1 大学生在负性学业情绪、学业适应及情绪调节策略上的差异

5.2 负性学业情绪、情绪调节策略与学业适应性的关系分析

5.3 情绪调节策略在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性之间的中介作用

5.4 研究局限与展望

5.5 实际教育建议

6 主要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情绪调节策略是在情绪调节这一概念基础之上提出来的,情绪调节策略水平的高低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情绪调节策略是上世纪80年代才开始受到关注的,随着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对情绪调节策略的研究延伸到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的趋势逐渐增多,研究群体也在进一步扩大。情绪调节策略伴随整个体日常生活与学习的各个方面,对学业情绪和学业适应具有重要影响。以往研究从不同角度对情绪调节策略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就三者之间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于情绪调节策略在学生的学业情绪和学业适应中的作用研究比较罕见。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分析,探讨当代大学生学业情绪及适应现状,考查不同性别、不同学校类型的大学生等因素在情绪调节策略中的差异影响,进行负性学业情绪、学业适应及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为高校教师教学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凸显情绪调节策略的重要意义,合理利用情绪调节策略,把握学生心理特点,以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学业适应性,为大学生今后的社会化进程奠定良好基础,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深远影响。
  本研究以3所高校中的80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马惠霞(2008)编制的《大学生一般学业情绪问卷》、方晓义等人(2005)编制的《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和陈慧(2010)编制的《大学生负性情绪调节策略问卷》,运用相关分析、多元方差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负性学业情绪、学业适应及其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研究得出的结论主要有:
  (1)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大学生在情绪调节策略、学业适应和负性学业情绪中差异显著,生长环境差异不显著。性别在情绪调节策略的寻求支持、发泄指标上差异显著,学校类型在认识调节、压抑、补偿、回避、发泄指标上差异显著;性别在学业适应性中差异显著;不同学校类型在负性学业情绪上的差异显著;生长环境与情绪调节策略、学业适应和负性学业情绪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2)在情绪调节策略中的认知调节、寻求支持、转移维度上,学校类型和性别两者交互效应显著;压抑和补偿维度上,学校类型主效应均显著;发泄维度上学校、性别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都显著。在负性学业情绪中,学校类型主效应显著。在学业适应上,性别主效应显著,学校类型和性别的交互相应也显著。
  (3)三者之间存在两两相关。负性学业情绪和学业适应性之间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个体的负性情绪越强烈,学业适应性越差;负性学业情绪和负性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呈中等程度的负相关,个体情绪调节策略运用的越有效,负性情绪下降的越明显;学业适应性和情绪调节策略之间呈中等程度的正相关,个体使用情绪调节策略越多,学业适应性越强;
  (4)情绪调节策略在负性学业情绪与学业适应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其中,寻求支持、认知调节、压抑、转移和发泄指标在负性情绪对学业适应性上起部分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