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张籍集》考论
【6h】

《张籍集》考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张籍生平考辨

第一节 张籍的籍贯

第二节 家世渊源

第三节 张籍的生卒年

第四节 张籍的生平

第二章 《张籍集》的版本与校勘

第一节 《张籍集》的版本著录与流传概况

第二节 《张籍集》的校勘

第三章 《张籍集》诗歌研究

第一节 诗歌内容

第二节 张籍乐府诗研究

第三节 《张籍集》中体现的思想

第四节 张籍诗歌对后世的影响

第四章 《张籍集》的文献价值

第一节 《张籍集》反映张籍的交游情况

第二节 《张籍集》反映社会各方面情况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参考书目

期刊论文

学位论文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张籍是中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作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在杜甫与白居易之间,张籍起了承先启后的桥梁过渡作用。作为一个现实主义诗人,其诗篇多写实、讽喻之作,思想上提倡儒学、排斥佛道;诗作体裁也较为全面,有五言古诗、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乐府诗等等。在当时,其诗作就已经为人所称道、学习。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声名卓著的诗人,史书及其他史料对其生平的记载也大都比较简略。
  《旧唐书》、《新唐书》只用简单的几句话叙述了其生平履历。此外,元辛文房的《唐才子传》及其他的笔记小说也只给了学者们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对于张籍的家世,则基本上无史书进行过明确记载。自卞孝萱教授开始,有了对张籍生平进行系统的研究。但是,在这其中还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笔者通过阅读、考证史料及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关于张籍的家世及其生平还有研究的空间。故笔者将从三个方面分析、考辨。
  由于张籍在世之时,并没有将自己的诗文集结集出版,直到五代南唐张洎对其作品进行搜集整理,张籍作品才作为整书流传于世。《郡斋读书志》、《崇文总目》、《新唐书·艺文志》、《唐才子传》、《百川书志》、《述古堂藏书目》中皆有著录,本论文以余恕诚、徐礼节《张籍集系年校注》为底本,参考诸本进行研究。
  张籍的诗歌内容横跨多个领域:写景抒情,酬唱赠答,反映国计民生、社会状况,应有尽有,尤其是他的近体诗更是成为了“晚唐体”诗风源头。笔者将张籍的诗歌分为六大类:战乱之痛、关注女性、官民反差、抒怀抒情、观景咏物、酬唱赠答,对每一类诗歌都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作出自己的评价。在这几百首诗歌中,人们也能发现张籍蕴藏的思想,笔者在本文探讨了他对儒道佛三家的态度和所怀的文学理想,展现了张籍入世的一面与出世的一面;而他与当时的大官文人们的往来唱和则成为了文坛的一段佳话,本文主要描述了他与韩愈、孟郊、王建、白居易、裴度、令狐楚之间的友情,反映了张籍的交游情况。对一个立于中唐文坛而有所成就的诗人来说,张籍之所以能够名传后世,是因为他在中国文学领域内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诗歌大都平易自然,质朴中透露着对古代先贤行文做事之法的赞赏与思慕,著名文人白居易称其诗歌“风雅比兴外,未尝著空文”,所言非虚。除此之外,张籍作品集中所具有的文献价值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翻阅他的诗歌,中唐时期的社会境况、百姓的真实境遇、人民生活的各种习俗以及社会制度等在他的作品中均有所体现,为人们了解唐朝那个遥远的年代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