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咪唑类双子型表面活性剂构筑的W/O型微乳液体系的结构与物化性质
【6h】

咪唑类双子型表面活性剂构筑的W/O型微乳液体系的结构与物化性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 论

1 微乳液简介

2 微乳液的组分及其作用

3 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

4 W/O微乳液稀释法

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咪唑离子液体型及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别构筑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及其比较

1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咪唑离子液体型及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分别形成的W/O型微乳液的热力学性质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温度和油相对烷基咪唑Gemini表面活性剂W/O微乳液体系热力学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1 实验部分

2 结果与讨论

3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论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咪唑离子液体型及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别构筑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及其比较;第三部分为咪唑离子液体型及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分别形成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第四部分为不同温度和油相对烷基咪唑Gemini表面活性剂W/O微乳液体系热力学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一、绪论
  主要介绍了微乳液的组成、结构及微乳液相行为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不同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温度对微乳液相行为的影响。
  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咪唑离子液体型及Gemini表面活性剂分别构筑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及其比较
  利用W/O微乳液稀释法,研究了CTAB(C16mimBr,16-4-16)/醇(胺)/正辛烷/5%NaCl溶液(ω0=20)W/O型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和结构等。比较了三种不同表面活性剂分别与不同助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的热力学参数和结构参数。
  (1)无论脂肪醇还是脂肪胺作助表面活性剂,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微乳液体系中,醇在界面膜中的摩尔分数Xia及醇在油相中的摩尔分数 oaX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为16-4-16>CTAB>C16mimBr。
  脂肪醇微乳液体系中,醇从连续的油相转移到界面膜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值:16-4-16>CTAB>C16mimBr。脂肪胺微乳液体系的-ΔG值显著减小,且其大小顺序与脂肪醇微乳液体系的不同。
  无论脂肪醇还是脂肪胺作助表面活性剂,16-4-16微乳液体系的水核半径Rw均显著小于其他两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
  (2)无论脂肪醇还是脂肪胺微乳液体系,Xia和oaX值均随助表面活性剂分子碳链的增长而减小,而-ΔG值及水核半径Rw值增大。16-4-16微乳液体系的Rw变化相对较小。
  (3)脂肪胺微乳液体系的Xia及oaX均大于脂肪醇微乳液体系,而-ΔG及Rw均小于脂肪醇微乳液体系。
  三、咪唑离子液体型及Gemini型表面活性剂分别形成的W/O型微乳液的相行为
  在不同温度下,选用不同助表面活性剂,研究了12-4-12(C12mimBr)/脂肪醇/正辛烷/5%NaCl溶液(ω0=20)W/O微乳液的相行为和热力学性质等。
  (1)在由12-4-12与C12mimBr分别形成的W/O型微乳液中,醇在界面膜中的摩尔分数Xia和醇在油相中的摩尔分数oaX,均随醇分子支链的增多而增大;而醇从连续的油相转移到界面膜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ΔG和微乳液滴的水核半径Rw均随醇分子支链增多而减小。
  (2)12-4-12微乳液体系的-ΔG比C12mimBr微乳液体系的更大,说明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醇从连续的油相转移到界面膜上的自发性更强。
  (3)随温度升高,12-4-12微乳液体系的-ΔG总体上均增大。ΔH与ΔS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12mimBr微乳液体系中,选用正丁醇作助表面活性剂时,热力学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双子型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的相似。
  C12mimBr微乳液体系,选用仲丁醇和叔丁醇作助表面活性剂时,ΔS和ΔH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与双子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变化规律相反。
  四、不同温度和油相对烷基咪唑Gemini表面活性剂W/O微乳液体系热力学及结构参数的影响
  在不同温度下,选用不同的油相,研究了16-4-16(C16mimBr,CTAB)/正丁醇/烷烃/5%NaCl溶液(ω0=20)W/O型微乳液体系的界面组成和结构参数。
  (1)由16-4-16、C16mimBr及CTAB分别形成的微乳液中,醇在界面膜中的摩尔分数X ia由大到小的顺序均依次为16-4-16>CTAB>C16mimBr。16-4-16微乳液平衡界面膜所需脂肪醇显著增多。
  (2)双子表面活性剂16-4-16微乳液体系中,醇从连续的油相转移到界面膜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变 -ΔG远大于单链表面活性剂CTAB或C16mimBr微乳液体系的值。这与双子表面活性剂疏水链的致密排列有关。
  (3)微乳液滴水核半径Rw由小到大的表面活性剂顺序为:16-4-16  (4)Xia、oaX值均随烷烃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增大。-ΔG随烷烃碳链长度的增加而减小。可解释为随烷烃碳链长度的增加,烷烃分子穿透能力减弱所致。
  (5)16-4-16微乳液体系,脂肪醇从连续的油相迁移至界面膜过程,低温下为焓驱动,高温下为熵驱动。CTAB微乳液体系与16-4-16微乳液体系相似。C16mimBr微乳液体系与上述两种表面活性剂微乳液体系恰好相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