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6h】

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叙事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全球化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的社会、生活、文化环境的变迁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传承的生存环境发生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不同,需要依靠传承人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播。当一些颇有造诣的艺术家相继离世,年青一代没有担负起传承的相应责任,传统技艺面临“人亡技亡”,无人传承的危险。采用何种手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专题片以动态影像的呈现方式,客观纪实、形象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现在国家主流媒体、影视爱好者以及身边的热心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通拍客都在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抢救性记录,一时间非遗题材专题片数量激增,但总体来看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作品编导策略不明确,无法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有的地域、民族气质;一些作品叙事方式单一,不能增强专题片可视性,吸引更多人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更好地利用专题片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本文立足国内,在美学、人类学以及电视艺术学理论指导下,结合当下时代语境,从叙事策略角度解读中国优秀的非遗题材专题片的视听文本,并结合笔者自身的作品《聊城杂技》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创作提供参考借鉴。
  本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绪论主要交代研究背景和意义,分析“非遗题材专题片”这一选题的国内研究现状。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的阐述。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分类和提出非遗题材专题片的概念。分析现在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创作常常采用故事化叙事手法,并提出专题片故事化叙事手法需要把握适度原则,如果使用过度,会对专题片的真实性造成干扰。论述非遗题材专题片创作要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背景,探索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第二部分从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叙事结构入手,总结非遗题材专题片常用的叙事结构是中心线串联式结构和板块并列式结构。第三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影视艺术的形象是通过影像和声音这两个构成要素表现出来的,探讨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叙事策略也应从视听元素角度入手。视觉叙事元素的作用主要是构建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影像真实,听觉叙事元素是装饰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内容。非遗题材专题片与其他题材专题片的不同之处在于,有些音乐和音响本身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听觉元素对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叙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论述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叙事技巧问题,包括设置悬念、控制节奏、丰富细节。通过叙事技巧的运用增强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可视性。第五部分是结合非遗题材专题片叙事策略对笔者作品《聊城杂技》的总结与反思。在非遗题材专题片的创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前期精心筛选选题、拍摄时注意细节拍摄、后期制作对影片叙事结构仔细斟酌,并运用叙事技巧——悬念,一个一个抛出问题,吸引观众。最后对拍摄作品存在不足进行分析,反思如何创作出一部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