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集体项目中隔网与非隔网专选学生面孔识别能力ERP的比较研究
【6h】

集体项目中隔网与非隔网专选学生面孔识别能力ERP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前言

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文献综述

1.2.1 事件相关电位概述

1.2.2面孔识别中事件相关电位N170的研究

1.2.3面孔识别ERP的影响因素

1.2.4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与非隔网相关理论的研究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

3.1文献资料法

3.2数理统计法

3.3实验法

3.3.1实验设计

3.3.2实验仪器与材料

3.3.3实验程序

3.3.4实验记录

3.3.5实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4结果

4.1两组受试者间行为学反应数据的比较

4.2两组受试者间事件相关电位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比较

4.2.1平静面孔刺激(S1)下两组间事件相关电位N170波幅(μV)和潜伏期(ms)的比较

4.2.2高兴面孔刺激(S2)下两组间事件相关电位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比较

4.2.3愤怒面孔刺激(S3)下两组间事件相关电位N170波幅和潜伏期的比较

5讨论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对面孔有效的识别是人们社会生活中一项重要的社会认知功能,面孔所传达的信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不但能帮助人们获得重要的信息,而且通过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实现适应社会生活的目的。现如今ERP技术已经应用于认知神经科学方面,大脑的认知功能和运动的关系之间的研究较为普遍。许多学者经过大量的研究已经发现,参加多种不同形式的运动能促进大脑的灵活性,使大脑的效率显著提高,最终会促进大脑的认知功能。本文主要采用ERP技术,对三种不同的面孔图片进行识别任务,探讨集体项目中隔网类(排球)专选学生和非隔网类(篮球)专选学生面孔识别ERP中N170波幅与潜伏期的差异,以期发现在面孔加工中认知能力的差异,为体育运动在认知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训练发展方向。
  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选择了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隔网类排球专选学生和非隔网类篮球专选学生,采用人口统计学特征,筛选出符合要求的47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排球组(n=22)、篮球组(n=25)。本论文用到的最重要的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并借以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加以辅助,对选取的47名受试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N170指标记录与分析,分析用到的仪器是德国生产的Brain Vision Analyzer仪器,并做好数据的保存工作。实验完毕后所得到的数据包括行为学数据和ERP数据统计用SPSS17.0 for Windows,组间差异和组内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用p<0.05表示显著差异,极p<0.001表示极显著差异,结果均已?X?SD表示。
  研究结果:(1)篮球组的反应快于排球组(P<0.05),篮球组和排球组间正确操作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在三种不同面孔图片的刺激下,排球组和篮球组专选学生N170波幅存在差异,潜伏期存在差异,波幅的差异表现较为明显。
  (3)与隔网组排球专选学生相比,在识别平静面孔图片和高兴面孔图片时,非隔网组篮球专选学生的N170波幅要大,潜伏期长。隔网类运动与非隔网类运动之间存在差异。
  结论:隔网类运动项目与非隔网类运动项目作为不同项群类别对事件相关电位N170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总的来说非隔网类运动员在没有隔网的运动场上不仅要识别出队友更要识别出对方队员,所以投入分配的注意力资源会更多,认知加工过程中神经活动被激活的水平高,帮助运动员快速的做出判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