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游走于尘世的卢梭与寄居在乌托邦里的爱弥儿——关于卢梭的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
【6h】

游走于尘世的卢梭与寄居在乌托邦里的爱弥儿——关于卢梭的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1.关于卢梭的研究

2.关于《忏悔录》的研究

3.关于《爱弥儿》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历史研究法

一、教育现实—卢梭的教育

(一)生平与教育经历

1.短暂的快乐童年

2.四处流浪

3.巴黎成名

4.退隐乡间与因言获罪

(二)教育分析

1.短暂的正规教育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3.以朋友为师

二、教育理想—爱弥儿的教育

(一)教育准备

1.教师的选择

2.保姆的选择

3.生活环境的选择

4.爱弥儿的选择

(二)教育实施

1.婴儿时期(0-2岁)

2.儿童时期(2-12岁)

3.少年时期(12-15岁)

4.青年时期(15-20岁)

(三)教育理念

1.教育应回归自然

2.把儿童看作儿童

3.自然后果法

三、教育现实与教育理想的关系

(一)教育现实—教育理想的源泉

(二)教育理想—教育现实的延续与升华

1.教育理想是教育现实的延续

2.教育理想是教育现实的升华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让-雅克-卢梭,拥有多重身份,而最为世人所公认的也包含了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等,他是当时法国启蒙运动的领导者之一。然而他的一生却颠沛流离,大部分时间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其著述颇丰,从最早的第戎学院征文《论科学与艺术》,到后来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新爱洛漪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以及《忏悔录》,不论是政治思想还是教育思想、哲学思想,“自然”“自由”的原则始终是其主线。
  卢梭出生于新教家庭,确切的说,是出生于新教国家,成为影响其思想形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十六岁改奉天主教,却在四十二岁时重皈新教,恢复日内瓦共和国公民权,而这与其曲折坎坷的一生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
  卢梭生而丧母,是以其父亲在他童年时的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不容忽略。不过其母留给了他诸多小说,这些书册成了他的启蒙的老师。父亲离家出走后,卢梭被舅父送到了朗拜尔西埃牧师处接受了两年短暂的正规教育。其后,便正式开启了他漂泊流离的一生,而这一时期,他所受的教育也是多种多样,有华伦夫人的教导,有闲暇时的自学所得,以及旅途中朋友、长者的教诲与指导。
  至于卢梭的有关教育理想,主要集中在《爱弥儿》一书中,在这部书中,他提出并系统论述了自然主义的教育理想,提出教育要适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以促进天性发展为目标,将人分为婴儿期、儿童期、少年期、青年期四个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发展特点分别施以相应的教育。其中,他提出了著名的“消极教育”,主张采用“自然后果法”使儿童从生活经验中获得对错的观念,并从中获得教育。
  之所以能够提出这样一套系统的教育理想,与卢梭自身所受的教育的现实是分不开的,教育现实经历是其教育理想的源泉。一方面,教育理想是对教育现实的延续,卢梭将自己的教育经历中对自己产生过积极影响的方面进行梳理,应用于其教育理想中;另一方面,教育理想是对教育现实的升华,在其教育经历中,有诸多盲目的、与自然天性发展不符的、对其发展起到了消极影响的教育,卢梭加以否定,并提出了相反的、适合人的天性发展的教育方法,最终整理成一套系统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
  卢梭认识到,封建等级森严的社会,只能带来更多的压迫和矛盾,而封建统治阶级垄断下的教育,也只能是统治阶级束缚人们的思想、巩固其统治地位的工具。所以,只有通过教育改革,才能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和天性的发展,培养新型公民,最终实现民主、自由国家的建立。

著录项

  • 作者

    张连梅;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金传宝;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G40-095.65;
  • 关键词

    卢梭; 教育理想; 自然主义; 儿童天性;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4:2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