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
【6h】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与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2 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与内涵

2.2 相关理论

2.3 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3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

3.1 济南城市产业结构演变

3.2 济南城市产业用地结构演变

3.3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布局演变

3.4 济南典型功能区演变

3.5小结

4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效应分析

4.1 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正向效应

4.2 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负向效应

5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优化分析

5.1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5.2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主要问题

5.3 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城市产业处于不断转型与升级,产业空间结构演变也愈发剧烈。与此同时,国家提出的新型城镇化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要求加快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重组与优化。把握准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的特征与规律,对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有着重要的作用。济南市作为山东省省会,自上世纪90年代,针对产业发展提出了“腾笼换业”,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本文以济南城区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综合方法,深入探讨了2004-2014年间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的演变过程、影响因素、效应以及主要问题,最后针对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济南产业发展的优化对策。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济南城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且符合产业高级化规律。2014年济南城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为2.19:30.57:67.24,已经形成了明显的“三二一”产业结构特征,产业结构演变符合产业高级化规律。从业人员方面,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减少,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呈现出迅速增长趋势,从业人员的演变同样符合配第克拉克提出的就业结构演进规律。⑵济南城市产业用地结构和产业空间布局演变较为强烈。产业用地结构中第二产业用地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增长态势,且增加的工业用地主要集中在济南中心城区的边缘区或郊区;第三产业用地则始终呈现出稳定增长趋势。第二产业空间布局演变表现为由城市核心区向城市外围区不断转移扩散,工业中心已由原来的历下区转移到现在的章丘区,形成了以经十路为轴线的产业带。第三产业空间布局演变表现为由单核心模式转变为多核心模式发展,具体表现为在城市中心区域呈现出中心极化的现象,在长清区和高新区出现了两个次级中心,但仍处于初期形成阶段。⑶济南城区内的商业圈空间布局演变过程较为复杂,经历了由“一核独大”到现在的多核心式发展。以城市典型功能区中的商业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1949-至今济南城区商业圈的演变过程,将济南城区内的商业圈的演变历程分为传统商业期和现代商业期。目前,济南城区内商业区在空间布局上呈现出多核心商圈分布,其中,泉城路商业圈始终是最核心的商业集聚区。此外,济南城区内的中央商务区(CBD)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以大观园为主演变到现在的济南东部新城,新中央商务区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⑷济南城市产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对济南城市发展产生了正负两种效应,且演变影响因素较多。正向效应主要表现为促进济南城市经济增长、推进济南人口城镇化发展等六大方面。负向效应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不断向外围扩张、城市边界的无序扩张以及城市交通拥堵严重。其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自然条件、区位条件、交通条件、政府政策和区域开发战略。与此同时,济南产业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需要多措并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如完善产业政策法规、实施产业集群、加强产业规划布局以及建立创新投入体系等方面进行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