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全喉切除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的客观声学分析
【6h】

全喉切除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的客观声学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全喉切除术后给患者带来的最大痛苦是失去发音功能。术后最常见的发音方法是食管音、气管食管造瘘发音和气管食管造瘘安装发音管发音,其成功率约为70[%]-80[%];使用食管音助发声器可提高发音成功率,发音的主观评估已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客观声学分析来探讨食管音助发声器的发音质量。
   方法:本研究所选择的实验组病例来自1994年3月至2005年7月在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诊断为喉癌,行全喉切除Blom-Singer术式发音重建患者共39例,其中健在24例,健在能联系到并自愿配合检查的仅此10例;安装发音管不能发音的4例与安装后能发音因长肉芽不得不去除发音管改用食管音助发声器患者1例;共5例为食管音助发声器组;安装发音管能发音的5例做为气管食管音组。选择12名年龄基本匹配的无嗓音疾病的正常男性作为对照组。进行声学参数:基频、频率微扰、振幅微扰、谐噪比,最大发音实时间及声强的检测。
   结果:1.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气管食管音组和正常嗓音组的基频值分别为155.73Hz、147.52Hz和168.87Hz;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和气管食管音组的基频较正常嗓音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与气管食管音组的基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气管食管音组和正常嗓音组的基频微扰值分别为1.89[%]、1.85[%]和0.17[%],振幅微扰值分别为6.74[%]、6.57[%]和1.70[%],谐噪比值分别为10.97dB、10.27dB和21.19dB,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和气管食管音组的基频微扰及振幅微扰高于正常嗓音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谐噪比低于正常人有显著性差异(P<0.01),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和气管食管音组的基频微扰、振幅微扰和谐噪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气管食管音组和正常嗓音组的声强值分别为77.40dB、76.85dB和83.30dB。与正常嗓音组相比,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和气管食管音组的声强与之没有显著差异(P>0.05)。4.语谱图显示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音较粗糙,声音洪亮,发音清楚。5.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气管食管音组和正常嗓音组的最大发音时间分别为10.77秒、6.10秒和15.81秒。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和气管食管音组最大发音时间低于正常嗓音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1),但一口气音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的最大发音时间高于气管食管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音患者基频较正常人低,提示该两组患者音调较正常人要低。2.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音患者的基频微扰及振幅微扰高于正常人,但谐噪比低于正常人,这说明与正常嗓音相比,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发音的声音更粗糙,且有较多噪音成分。3.与正常嗓音相比,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音的声强与之没有显著差异,提示平稳发音的条件下声强没有差异。4.语谱图显示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音音质清晰,响度大,发音质量较稳定,音色较浑厚,表明基本上能够满足日常会话需要。5.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和气管食管音患者最大发音时间虽低于正常人,但一口气音节数大多数己达I级,这表明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患者能够自如地运用声音进行日常交流,不易出现发音管发音组中个别患者发音中中途无声现象。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组的最大发音时间高于气管食管音组。说明食管音助发音器发音语音连贯性更好。通过以上结果,说明食管音助发声器发音的声音是较令人满意的,对于无喉患者来说,尤其是发音重建安装发音管发音失败患者无疑是一种较好的声音选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