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IF-1α与c-fo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6h】

大鼠肺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后HIF-1α与c-fos表达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肺缺血再灌注损伤(lung ischemic-reperfusion injury,LIRI)模型,观察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Fc融合蛋白(soluble tumor necrosis receptor-Fc fusion protein,sTNFRI-Fc protein)对其对肺损伤的保护性作用效果,并观察肺缺血再灌注中缺氧诱导因子-1α( 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及c-fos在大鼠肺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讨sTNFRI-Fc 保护作用的深层机制和原理。
   方法: 150只Wistar大鼠不拘雌雄随机分为三组,每组50只,I/R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CN组(假手术只开胸而不行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TF组(行左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再静脉给予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3μg/㎏),每组又分为0、1、2、4、8 h五个亚组。在呼吸机辅助下,开胸后I/R及TF组大鼠左肺门阻断行缺血45分钟,开放左肺门再灌注作为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0、1、2、4和8 h取材。实验结束时摘取肺组织测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制成组织匀浆测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含量。并留取肺组织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HIF-1α及c-fos的表达及灰度值变化。
   结果: 经过缺血再灌注后,各实验组的检测指标呈现明显差异:与I/R组相比,TF组的病理组织学光镜下肺泡破坏减少,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改善;SOD系统在TF组得到保护,破坏减少,与I/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CN组差异不明显(p>0.05);肺组织MPO及MDA在I/R组活力较余组明显增强(P<0.01),而CN组和TF组MPO活力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c-fos的阳性表达位于肺泡上皮细胞胞核或胞浆,其表达强度肺再灌注组高于肺缺血再灌注行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处理组与对照组。随缺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HIF-1α及c-fos表达增强,于4h时达最高峰。肺缺血再灌注组的表达强度高于肺缺血再灌注行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处理组正常对照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肺组织细胞凋亡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I/R组与TF组在各时相点表达均增强,主要分布在肺泡上皮细胞的胞核,但TF组在各时相点表达均弱于I/R组。
   结论: 在体动物左肺阻断/开放是经典的肺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本实验亦证实其具有明确的实验损伤效果;缺血再灌注时HIF-1α的应激性升高对于其适应缺血再灌注有重要意义,它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细胞凋亡调控基因c-fos的变化。失代偿的结果可能引起肺组织细胞凋亡异常增加,影响缺血再灌损伤时肺组织功能导致肺脏损伤。可溶性TNFRI-Fc融合蛋白对移植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与其有效中和TNFα并阻断其生物学活性有关。细胞凋亡与c-fos、HIF-1α表达强度的变化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2,0.945,P<0.05)。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