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
【6h】

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研究——以《尼各马可伦理学》为参照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序言:基于德性伦理学的品格教育蕴义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背景

一、研究的理论意义

二、研究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优良品格习得的研究

二、关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研究现状

三、文献评述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品格教育与幸福: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

第一节 幸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幸福:以专属于人的“功能”发挥为切入点

第三节 幸福:合乎德性的活动

第四节 幸福:充分地享有“外在善”

第五节 幸福:合乎德性的快乐

第六节 幸福:“活得好”与“做得好”

第七节 幸福:作为第一幸福的沉思

第二章 品格教育与实践智慧:专属于人类的“善”

第一节 实践智慧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实践智慧与伦理规范

第三节 实践智慧:有别于技艺且专属于人的优良品格

第四节 两种智慧:实践智慧与理论智慧

第五节 实践智慧与伦理德性

第三章 品格教育与伦理责任:以“意愿”为切入点

第一节 伦理责任:品格教育中自由意志的核心蕴意

第二节 伦理责任:品格教育中的意志薄弱问题

第三节 基于伦理责任的品格养成

第四章 品格教育与德性:“第二天性”的养成

第一节 品格“实在性”的德性伦理学蕴义

第二节 品格习得方法论的伦理学谱系

第三节 优良品格形成的基本机制及德育镜鉴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著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借用好友欧多克索斯(Eudoxus)的话来表明自己的伦理学始点:一切事物皆以善为目的。品格教育作为一种导人于善的实践活动,它的终极目标是让人获得“至善”(ultimate good)。然而,在“至善”的理解上,东西方有着各自不同的路径。《大学》开宗明义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至善”乃是最好的思想境界,善的最高地步。具体到不同的人,“至善”也有所异:“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至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由此可以看出,儒家文化对于每一个人所要达到的“至善”做了差别对待。概其所因,大抵是传统中国社会向来以“差序格局”不断沿袭所致。在西方,情况则迥然不同。由于西方社会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团体格局,人们无一不把“至善”聚焦于“幸福”(eudaemonia)。也就是说,政治城邦的所有成员都把能过上“幸福”的一生作为其人生的终极目标。这里说的“幸福”,并非一般意义上因主观体验而感到快乐的“幸福”(happiness)。德性伦理学中的“幸福”是指神所喜悦的事物,抑或说是符合神性的事物。它既是一种福祉(well-being),又是一种福宁兴旺(flourishing)的客观状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是指人的肉体和灵魂的圆满实现,尤其是人的灵魂的最好思想活动的完满实现。 在如何才能实现“幸福”这一终极目标的探索上,德性伦理学展开了极为详细的讨论。亚里士多德在这个问题的探究上依旧沿袭着苏格拉底、柏拉图的基本思路,也即“幸福德性”论。然而在德性的习得问题上,亚里士多德摆脱了恩师柏拉图“德性理性”的框架,继而把目光投向“德性习惯”。他坚信,习惯先于理性。教育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使个体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以“三端”为基石。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所提及的“三端”为:天生的禀赋,后天养成的习惯,及其内在的理性。天赋其实就是本能,人和动物共有之。它是随着人和动物的出生而自然具备的。亚里士多德把这些自然禀赋亦称之为“自然品格”,有些自然品格起初并不对社会产生作用。在后期教育的介入下,个体慢慢通过积习而变更天赋,使之成为经过改造的“第二天性”。这些通过后天耳闻目濡的习熏,佐以亲力亲为的实践而成的习惯使得个体习于向善。因此,德性伦理学不讨论人性之善恶,而是主张德性不是天生的,但获取德性又不是违背天性的。除此之外,人类还是一种理性动物,这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所在,因为理性为人类所独有。由是观之,优良品格需要自然禀赋、习惯和理性的和谐统一,唯此,个体和人类方可福宁兴旺。籍此,我们可以看出德性是获得幸福的必要条件。虽然亚里士多德把“第一幸福”框定在“沉思”之上,幸福与沉思同在,沉思是神的实现活动,是最为优越的福祉。但对于政治城邦中的芸芸众生而言,只有那些一生中都合乎德性地活动着,且享有“外在善”的人才是幸福的。普通人的幸福显然需要外在的善,没有外在的手段他很难做高尚的事情。古希腊哲学中,一个人是否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判断,而非主观的臆断。就此而言,一个人的幸福必须赖以三类善的事物,也即外在的善,身体的善和灵魂的善。在这三类善的事物中,灵魂善是最具恰当意义的,最高贵且最真实的善。幸福作为最高善,其主要指涉灵魂的善。这种最高善产生于灵魂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非仅仅拥有德性。因为合乎德性的活动本身包含着德性。“实现活动”是亚里士多德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说的,它不仅要完成得好,而且其目的也仅仅在于要完成得好的那种活动。 对于德性的讨论,亚里士多德最初是在本体论的意义上论证“功能”(ergon)这一概念而展开的。专属于人的特有“功能”恰恰在于灵魂的理性活动。就此而言,一个人处于良好的状态,并且把人的“功能”发挥得好,这是他福宁兴旺的基本前提。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分为三部分: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性灵魂。首先,植物灵魂完全不受逻各斯的约束,这部分灵魂和人的道德德性没任何关系。因此,它不具备伦理意义。其次,动物灵魂虽然由非理性的欲望和情感构成,但它在像儿子听从父亲一样听从逻各斯的意义上分有逻各斯,因此具有伦理意义。最后,亚里士多德把理性灵魂又细分为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籍此,亚里士多德把德性归为两大类,也即理智德性和道德德性。道德德性也被称之为品格德性,因为,亚里士多德注重一个人的品格是在社会风俗的习熏中逐渐养成的。 品格德性对应于人的欲望与情感。如果一个人对情感和欲望控制得恰到好处,从而成为一个温和或节制的人,那么他就属于具备优良品格的人。籍此,在“种加属差”的定义方式上,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的种定义为品格。品格乃指事物的内在倾向或态势,它暗含了品格的稳定性与一致性。同时,亚里士多德也通过把德性的中定义为品格而说明,德性包括社会价值因素、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一个人首先要通过良好的习惯不断内化社会价值;继而随着理性的发展它需要通过实践智慧不断萃取这些习惯中的精华使之成为一种道德直觉;最后个体不仅出于理性而接受了社会规范,并以做合乎德性的事情而感到快乐。因此,品格教育不仅关乎一个人在做什么,而且关乎他喜欢做什么。优良品格的习得起初是在外部动机刺激下,通过不断地重复特定社会习俗认可的“善”的行为、信念而使其逐步内化的漫长过程。润物无声和潜移默化是这个过程的核心特征,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一蹴而就的教育,尤其是涉猎到人的品格。这些日积月累所形成的优良品格,其实质是由一系列彼此关联的行为而构建起的行为模式和心理模式的结合,它绝非散乱的、随心所欲的行为堆砌。只有当一个人能在正确而适度的信念、动机和情感的驱使下从整体上对置身于其中的伦理情境做出恰如其分的回应时,他才能被称之为是具有优良品格的人。就此,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中庸”的概念,“中庸”就是在避免过分与不及的同时努力做到正确和适宜。也即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场合、对正确的人和事、出于正确的理由、以正确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感。犹如射箭一样,“中庸”的核心蕴意在于正中靶心。 在德性伦理学之维,品格教育旨在使每一个儿童最大限度地通过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获取幸福。品格教育有别于旨在使人在最低的限度上不要去伤害别人,在最高的限度上去帮助别人的传统道德教育。但这并非意味着品格教育不重视道德生活,而是把道德生活作为人生的一部分。品格教育在更为包容的意义上让儿童思考“什么样的一生本身是值得欲求的”?毕竟,令人羡慕的人生最终还是要以福宁兴旺为终极目标。这就要求一个人在生活中不仅要不断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参与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而且他还要做一个有节制,摆脱追求低级快乐,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的人。一个人光做“好人”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做一个“有用的好人”。一个“有用的好人”身上同时折射出德性与实践智慧的双重光辉。这样的人才能融入人类社会历史的潮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以德性伦理学为基础的品格教育把“人力”和“人性”有机和谐地统摄在一起。这也正是德性伦理学留给当代品格教育的不朽遗产。

著录项

  • 作者

    李国祥;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全新,于洪波;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伦理学(道德哲学);
  • 关键词

    德性伦理学; 品格; 教育研究;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4:26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