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影像表达研究
【6h】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影像表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一)叙事研究方面

(二)创作手法与创作现状方面

(三)跨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方面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概述

第一节 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

一、古丝绸之路

二、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

第二节 丝绸之路纪录片的发展历程

一、丝绸之路纪录片起步期: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二、丝绸之路纪录片发展期:新世纪初期

三、丝绸之路纪录片成熟期:“一带一路”构想提出至今

第二章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主题

第一节 对丝路历史的呈现

第二节 对丝路文明的呈现

第三节 对丝路发展的呈现

第三章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叙事

第一节 叙事视角

一、《丝绸之路》:全知视角+创作者视角

二、《新丝绸之路》:全知视角+人物内视角

三、《一带一路》:多元化视角

第二节 叙事结构

一、《丝绸之路》:连接式板块结构

二、《新丝绸之路》:并列式板块结构

三、《一带一路》:渐进式板块结构

第三节 叙事手法

一、纪实性长镜头

二、悬念设置

三、真实再现

第四章 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语言

第一节 视觉语言

一、镜头

二、色彩

第二节 听觉语言

一、音乐

二、解说词

三、同期声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丝绸之路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重要见证。在中国的纪录片发展史中,对丝绸之路的展现从未间断,以1980年中日合拍的《丝绸之路》为起点,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广度和深度逐渐得到多方面的延伸。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随之涌现出大批表现当代丝路“开放包容”、“互利合作”精神的纪录片,这些纪录片立足现实发展,贴合时代主题,为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表达开辟出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根据时间发展,选取了《丝绸之路》、《新丝绸之路》、《一带一路》三部具有代表性的纪录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本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探析不同时期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影像表达特点,进而剖析蕴含于影像内的思想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在综合分析的同时,深入阐述纪录片创作与时代背景间的联系,从而为今后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创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绪论部分,首先从研究背景上展开,确定了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是一个具有研究价值的对象。其次通过梳理研究现状发现,多数的研究方向比较单一,极少将丝绸之路作为一种题材研究其整体的发展特色,并且对与时代贴合度更高的新作品缺少研究,因此对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第一章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演变和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述。丝绸之路经历了从古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变迁,丝路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生机。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从1980年至今历经起步、发展和成熟三个时期,通过对每一时期纪录片的梳理,把握不同时期的创作背景和创作内容。 第二章研究的是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主题,对三部创作于不同时期的典型作品进行主题分析。通过对每部作品分集内容的研究,提炼出分集主题,从而概括出作品主题,得出丝绸之路题材纪录片的主题从对历史和文明的挖掘转变为对当下发展的呈现。 第三章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手法的角度分析三部典型纪录片的影像叙事特色。在叙事视角方面,每部纪录片根据主题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叙事视角,主要有全知视角、创作者视角、人物内视角和多元化视角。在叙事结构方面,三部纪录片整体上都运用了板块结构,在各分集和分集内部的衔接中,又使用了连接式、并列式和渐进式等板块结构。在叙事手法上,主要运用了纪实性长镜头、悬念设置和真实再现三种手法。 第四章从视觉语言和听觉语言两方面入手,对丝绸之路纪录片的影像语言进行分析。在视觉语言中,镜头具有多层寓意,并且镜头节奏随着时代变化逐渐加快;色彩从单独固定的几种颜色转变为丰富绚丽的颜色。在听觉语言中,音乐和同期声的风格及表现形式逐渐多样化;解说词经历了从抒情到纪实、从陈述到思辨的变化。此外,在一些论述中还结合了自己创作毕业作品时的心得,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发现和弥补不足,为今后创作此类纪录片积累经验。

著录项

  • 作者

    袁芬;

  •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
  • 学科 广播电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吴向阳;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丝绸之路; 题材; 纪录片;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04:27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